青春渐渐消失,40多岁的刘备在新野苦心经营之外,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这种反思让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一帮出众的兄弟相追随,但还缺乏一个运筹帷幄的人物来综合管理这些人才。 于是,便有了“三顾茅庐”。他请出了智谋过人的诸葛亮。这也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诸葛亮的表演时间 刘备通过8年时间经营的新野,一夜之间成了诸葛亮的表演舞台。这是继火烧博望坡之后,诸葛亮的第二次表演时间。 出演的一方是曹操的50万大军,一路嚣张的气焰吓得刘表的小儿子刘琮不战而降,但这却没有让诸葛亮惊慌,他一面布置人马撤往樊城,一面设下妙计。 叫关羽引一千军兵到白河上头埋伏放水;叫张飞引一千军兵埋伏博陵渡口,等关羽放水后掩杀;叫赵云引三千军兵埋伏西、南、北三门准备放火;又叫糜芳、刘封带两千军兵去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布下疑兵。 诸葛亮果然神算。曹军如约而至,遇到疑兵欲战不能,只好躲在新野歇马。诸葛亮早已设了空城计,赵云的三千人马已先于城内人家屋上,藏了硫黄焰硝,只等待曹军入房安歇。 是夜,果如诸葛亮所料,狂风大作,新野“满县火起,上下通红。是夜之火,更胜前日博望烧屯之火”。 曹军践踏死伤很多,撤退到白河边上,又遭关羽水淹,逃到博陵渡口,又被张飞掩杀一阵。一切皆按照诸葛亮的表演步骤进行,连撤退到樊城的安排,也是诸葛亮事先预定的。 诸葛亮前期很少用兵 火烧新野,是火烧博望坡之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再一次展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但寻根究底,这把火烧得实在蹊跷。在史籍中,很难找到诸葛亮火烧新野的记载,甚至连火烧新野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火烧新野一事,像火烧博望坡一样,只字未提。甚至火烧新野这件事,也难找到记载:《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刘备博望坡设伏兵之后,屯扎在樊城,并非在新野;曹兵到来时,他过襄阳前往江陵,也是从樊城出发的,根本没有火烧新野一事。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也说当时的刘备屯扎在樊城,从樊城开始撤退的。显然,火烧新野一事也没有提到。 到了《三国演义》之中,这场关于火的战争便演绎得活灵活现,这完全是罗贯中的功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