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三国 >

谁是赢家:“借荆州”前后孙刘两家争斗真相(7)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历史春秋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备接到警报,迅速作出反应,亲自率领五万人马从益州顺江东下,赶回荆州,并在公安设下大本营……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恰巧此时曹操进攻汉中(治今陕西汉中东),刘备怕益州有失,便遣使向孙权请和,孙权许诺。于是双方订立湘水盟约--以湘水为界划分荆州:江夏、长沙、桂联等三郡归孙权,南郡、武陵、零陵等三郡归刘备。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向主张联刘抗曹的鲁肃病卒,孙权以吕蒙代统其众,镇陆口。吕蒙认为,关羽“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吕蒙传》)建议孙权尽早谋取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占领汉中,又遣军攻占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声势其盛。当年七月,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率大军向曹魏樊城、襄阳方向发动进攻。吕蒙事有可图之机,便向孙权提出了一整套袭取荆州的作战方案。孙权认为,经过了将近十年的巩固和发展,东吴不仅牢牢地控制住了既得地区,而且还一直向南延伸,基本上占领了岭南大地,于是及时采纳了吕蒙的方案。
    正好此时正在樊城前线的关羽因军粮不济,强行夺取了孙权存于湘水关戍的存米,此举不啻火上浇油,促使孙权立刻进兵偷袭荆州。由委孙权派的前军主帅吕蒙亲自带领主力偷袭江陵,而另由偏将军右都督陆逊率领的一彪人马则绕开江陵,直接捣向当年由刘备设置的宜都。
    此间,由于刘备手下接替张飞为宜都太守的樊友毫无戒备,他一见东吴大军骤至,就只有弃城逃窜,所以陆逊没有费多大的力,便轻而易举地掐断了关羽与益州大本营的联系,同时也扼住了他的最后一线生机。十一月,关羽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十二月,他与其子关平等人皆被吴将马忠俘虏,后被孙权杀掉。
    战争结束后,孙权论功行赏,当下便派陆逊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坐镇此处。陆逊权衡形势,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认识到,从此往后,孙、刘两家为着荆州的归属,难免一战;而要想保有荆州,必定要以宜都为防御重点。于是,他一改此前荆州重南郡、南郡重江陵的惯例,着重致力于搞好宜都的边防建设,尤其是花大力气掌控好这一带的蛮人部族。由此,他找孙权“请金银铜印,以假授初附”,逐一招降该郡各地的蛮族头领,让他们真心诚意地归附过来,以巩固东吴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陆逊的这一番功夫即刻就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刘备率军四万进军秭归,再“自江南缘山载岭,军于夷道褫亭”,夹长江两岸驻扎,沿途立营数十屯。陆逊据险扼守,两军僵持数月,难解难分,以致刘备军锐气尽失。一到时机成熟,陆逊使出一记“火烧连营”的毒招,将刘备杀得狼狈逃窜,只好到白帝城托孤去了。
    陆逊不愧为东吴名将的后起之秀,他曾上疏孙权说:“西陵,国之西门,虽云易守,亦复易失。若有不守,非但失一郡,荆州非吴有也。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支配下,当陆逊死后,其子陆抗继其任,也始终恪守这一方针。总之,在陆氏父子镇守荆州的年代中,正是由于特别看重宜都郡的战略地位,从而使孙吴西部国境的安全得到了可靠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