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裴松之注引《傅子》记载,前面的张辽、关羽对话之后,张辽曾为是否如实禀报曹操而苦恼:“(张)辽欲白太祖(曹操),恐太祖杀(关)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曹)公,君父也。(关)羽,兄弟也。遂白之。太祖曰: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度(duó,估计)何时去?” 关羽是被擒的败军之将,“拜为偏将军”,说明关羽接受了曹操授予他的官职,这只有被俘以后投降才有可能。小说用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故事来弥补史书记载的疏略,同时,竭力烘托关羽忠义的精神世界。 关羽一度投降曹操但没有成为“污点”,反而成了他的“业绩”。一个原因是他始终保持对刘备的忠心,即便是被俘以后。所以,被俘也成了资历。第二个原因是刘备后来也当了皇帝,而且还是由皇叔而皇帝。小说努力使刘备在身份上名声上比曹操或曹丕要好听一点,从刘不从曹的意义就由兄弟情深而政治正确,义而且忠。 不过,无论如何,关羽“降汉”的借口是相当勉强的,因为这不仅置自己于反汉叛汉的境地,而且以后的投奔刘备更没有了理论依据。 如果说,关羽投降的是汉朝,不是曹操,不是等于承认自己以及自己一直追随的刘备以前都是反汉朝的?他又一再表示,得到刘备的消息就要去投奔,不是等于承认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次背离汉朝?这是什么逻辑呢? 所以,还是曹操实际,你现在接受招安就是向我投降,你说什么都可以接受。他才不和关羽争口舌之利。曹操的心胸,实非常人所能及。本来“降汉不降曹”就是小说家们编造出来的故事,根本没有必要讨论其是非。所以我们主要是讨论这一故事的社会意义。关羽约三事的故事,反映的是江湖人对于招安投降的一般态度。 元末的张士诚、方国珍,明末的张献忠、罗汝才(外号“曹操”)、李自成,都有投降或受招安的经历。大家并不把投降或受招安太当回事。形势不利就投降,或接受招安。一旦缓过气来,如果不满意了,想接着恢复江湖身份,就拉起人马再次造反再去当头领。哪怕是形势不对流年不利的时候再低头接受招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