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三国 >

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8)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网易军事 佚名 参加讨论
注释:
    [1]为省篇幅,往下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般省称都督中外。
    [2]《资治通鉴》卷七十七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州泰下还有徐州刺史胡质。
    [3]此事还可参见《晋书·石苞传》、《陈骞传》、《文帝纪》。
    [4]二者混用之例又见《晋书·段灼传》。
    [5]官品见《通典·职官十八》。
    [6]《金石萃编》卷二三《上尊号碑》上,曹真名次排在曹休前,不知何故。但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即位之初迁曹休为大司马,位在大将军曹真前,可见即使“上尊号碑”无误,也大体可断定两人不相上下,因而也没必要在军事上让曹真支配曹休。
    [7]以上参《三国志·魏书·曹休传》、《曹真传》、《夏侯尚传》,又《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黄武元年(公元222年)。
    [8]《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9]以下事见《晋书·元帝纪》、《王导传》、《王敦传》。
    [10]见《宋书·百官志》。有时“六军”还泛指包括“四军”、“五校”等在内的全部京师军队。
    [11]据《晋书·王导传》,咸康元年(公元335年)还曾被任命都督中外,可是《成帝纪》及《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成帝咸康元年这次任命均作“都督征讨诸军事”。当时后赵石虎临江,建康震惧,而有此任命,似作“征讨”是,兹从之。
    [12]参《世说新语·政事》“丞相末年略不复省事”条。
    [13]见《资治通鉴》卷九十二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
    [14]再如《晋书·礼志下》“成帝咸和(公元326——334年)中,诏内外诸军戏兵于南效之场”,亦“外军”非地方上军队之强证。
    [15]陈骞、石苞、州泰、胡质等人的军队数字,史均不载。王基史虽称他督城东、城南二十六军,可是不能肯定全部是他原来都督的军队,因为也有可能司马昭临时拨一部分军队给他指挥,所以无法计算。不过据《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诸葛诞传》,他二人作为扬州都督,全统有五、六万至十多万人,则王基作为扬、豫二州都督不会相差很远,假定统七、八万人;石苞是监青州诸军次之,陈骞作为将军,州泰、胡质作为州刺史又次之,加在一起,说一共有二十多万人,似乎是可能的。
    [16]如魏帝不在军,司马昭虽可指挥地方上的军队,大概靠的是“承诏”,而不是都督中外的身分。证据是:在这之前司马师征毋丘俭,魏帝虽未在军,但他指挥王基仍通过“诏”,即“承诏”;王基也把这种指示叫“君令”,见《三国志·魏书·王基传》。“承诏”一语,见同书《王凌传》。
    [17]如越智重明《领军将军与护军将军》一文即持此见解,载《东洋学报》44卷1号。
    [18]以上事又见《资治通鉴》卷七十五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19]《三国志·魏书·傅暇传》注引《博子》“河南尹内掌帝都,外统京畿”,勉强可属此类,是极特殊情况。
    [20]《晋书·石崇传》。
    [21]参拙文《关于汉代御史中丞的‘出外’、‘留中’问题》,载《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3年第4期。
    [22]《太平御览·职官三一》引魏王肃“论秘书表”,称秘书“职近日月”,即接近皇帝之意。《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明帝泰始元年(公元465年)胡注:“秘书省,……在禁中”。《梁书·吕僧珍传》“直秘书省”,“性甚恭慎,当直中,盛暑不敢解衣”。
    [23]稍后例如《南史·朱异传》:“自徐勉、周舍卒后,外朝则何敬容,内省则异”。时何敬容为尚书令,在宫城内、禁中外的朝堂理事,故称“外朝”;朱异为侍中兼中书舍人,门下省、中书省俱在禁中,故称“内省”。《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八武帝大同五年(公元539年)胡注不准确。
    [24]参《文献通考·兵考二》。
    [25]中尉之“中”,应是“中都官”之“中”,而非宫中之中。中尉以保卫中都即京师而得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下师古注:“中都官,京师诸官府也”。
    [2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0页。
    [27]尚书下舍也在宫城内,是尚书入宫值宿、下班后休憩之地,离禁中较远。
    [28]《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惠帝元康元年胡注。
    [29]《太平御览》卷七二二;晋武帝命荀勖往东宫观太子,“还,盛称太子德更进茂,不同西宫之时也”,即不同幼年居宫城中之时。《晋书·和峤传》“太子朝西宫,峤从入”,即从入宫城。同书《愍怀太子传》:年稍长,“出就东宫”,即出宫城。同书《赵王伦传》:欲篡位,使人“诈为宣帝神语,命伦早入西宫”,即早入宫城为帝。同书《齐王冏传》:“大筑第馆,……使大匠营制,与西宫等”,即与宫城建筑规格相等。
    [30]《晋书·杨皇后传》之“内外隔塞”,即贾后发动政变时之“中外戒严”造成,见同书《杨骏传》,其“内外”、“中外”均指宫内外。
    [31]此北军,可能仅指北军中候营,也可能兼包括五校各营。因上引惠帝手诏,命玮“令”淮南等三王屯宫门,而三王除淮南王不详这时居何官外,长沙王是步兵校尉、成都王是越骑校尉,均属北军。据《续汉书·百官志四》北军中候“掌监五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惠帝手诏要让楚王玮下令给三王的原因。
    [32]参《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惠帝元康元年。
    [33]此制东汉已然。如《后汉书·郅恽传》:为洛阳上东门候,汉光武出猎,“车驾夜还,恽拒关不开”,此夜间城门关闭之证。
    [34]城外诸军由司马氏心腹贾充统率即其证,见《晋书·贾充传》。
    [35]“四护军”,钱仪吉《补晋兵志》疑为“中护军”之误,何兹全先生已驳之,见《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257页)。魏末城外诸军一直由中护军贾充统率,现在分由四护军统率,是在为下一步改革作准备。
    [36]《三国志·魏书·曹爽传》。
    [37]中领军、中护军俱掌禁兵,见《读史集》第263页,司马师于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任中护军,见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38]《晋书·宣帝纪》、《晋书·景帝纪》。
    [39]以上参《晋书·贾充传》、《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及注。
    [40]以上参《晋书·羊祜传》、《北堂书钞》卷六四“领军将军”条引王隐《晋书》。
    [41]孙吴无都督中外,参洪饴孙《三国职官表》。《三国志·蜀书·李严传》任“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当亦是以宫城为内外界限。同书《姜维传》以卫将军“加督中外军事”,其“中外军”,因无其他材料,无法肯定何所指。
    [42]历来批评曹魏王朝对骨肉、宗室刻薄,有些笼统。其实刻薄只限于对曹操直系子孙,至于旁支如曹仁、休、真等则不在此列。
    [43]五校乃京师中央军,亦典宿卫,见《读史集》第254页。
    [44]据《三国志·魏书·曹真传》,孙资所说文帝召曹真回都时间,只有黄初三年任都督中外这一次最合适。另外,曹真残碑:“将和同生,使少长有序”,杨树达先生以为此证明曹真在文帝、曹植斗争中站在文帝一边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极是。这当是以曹真为首任都督中外之原因。
    [45]据《三国志》,只有黄初三年底大举伐吴,曹真也出征南郡,文帝其他外出活动,曹真均不与,当坐镇洛阳。
    [46]也可能是明帝与曹真发生矛盾而有意调出的。这从《三国志·魏书·蒋济传》上书称“往者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机”,似可作此推定。但曹真死,明帝诏夸他“内不恃亲戚之宠” (见《三国志·魏书·曹真传》)云云,又与上述推定矛盾。姑以存疑。
    [47]《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注引《魏略》。
    [48]《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注引《魏书》。
    [49]《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末评曰:“夏侯、曹氏世为婚姻”,全是“亲旧肺腑”。
    [50]《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注引《魏略·佞幸》。
    [51]《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注引《汉晋春秋》。
    [52]《曹爽传》作明帝临终任命,然《明帝纪》不载。此从《晋书·宣帝纪》。如果司马懿之都督中外是明帝临终所拜,西晋官方原始材料决不会搞错。故《资治通鉴》卷七十四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亦从此说。
    [53]明帝神智昏聩,已失去主见,受刘放等任意摆弄,见《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汉晋春秋》,以及《刘放传》。
    [54]从两人催促明帝以手诏急忙召回司马懿,便可看出他们真正属意的是司马懿,如果真心拥护曹爽或主要拥护曹爽,便决不会提此建议,至少不必这么急于召回司马懿。见《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二年注。
    [55]创立都督中外,本为集中兵权,防止“不相为服”,故文帝只用曹真一人。明帝原用燕王宇为主要辅政大臣,估计心目中也是以他一人为都督中外。用两人,和上引《孙资别传》矛盾。
    [56]《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卢弼集解引王懋竑语,他认为二人反目始于正始五年。
    [57]明帝本用燕王宇,曹爽取代带偶然性,威望、资历均不够,故需司马懿支持。《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开始“不敢专行”,根本原因当在此。
    [58]《晋书·景帝纪》、《文帝纪》。
    [59]《晋书·杨骏传》。
    [60]《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景初三年注引孙盛曰。
    [61]《晋书·齐王冏传》:打败赵王伦,“率众入洛,……甲士数十万,……震于京师”。纵有夸张,至少说明当时力量超过中外诸军。
    [62]《晋书·河间王颙传》、《东海王越传》。
    [63]《资治通鉴》卷八十九愍帝建兴三年。
    [64]参《读史集》第292—293页。
    [65]《晋书·王敦传》。
    [66]这种微妙关系,可再举一事为证:桓温都督中外后不久,又加录尚书事,“召温入参朝政”。温上疏辞,“诏不许,复征温”。及温遵旨至赭圻(今安徽铜陵市东北,离建康已不远),“诏又使尚书车灌止之,温遂城赭圻,固让内录……”。这说的虽是录尚书事,实际与加都督中外指导思想同,即只给他荣誉,而怕他入京。见《晋书·桓温传》。
    [67]《宋书·刘穆之传》。
    [68]《晋书·会稽王道子传》: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后辞职,称“乞解中外都督”。是二者即一官之证。
    [69]《宋书·百官志》。
    [70]《南齐书·明帝纪》、《陈书·宣帝纪》。
    [71]除了篡位需要,只有齐末和帝在江陵建西台,起兵讨伐东昏侯时,以萧颖胄为都督中外(此据《梁书·庾域传》,《南齐书·萧颖胄传》但作“都督行留诸军事”),是个例外。可是这也处于非常情况之下,而且实权也握在萧颖胄手中,等于自封,如他不随即病死,历史如何发展,也不可知。
    [72]《梁书·侯景传》
    [73]少数族君主主动任命汉人为都督中外,十六国只此一例外。当因王猛在强大氐族贵族势力中,除了忠于苻坚,别无他路。
    [74]以上分别见《十六国春秋辑补》卷三十八《前秦录》、卷九十《南凉录》。
    [75]以上分别见《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十九《后赵录》、卷七十二《前凉录》。
    [76]《十六国春秋辑补》卷六十七《后凉录》。
    [77]唐长孺:《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
    [78]《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79]骠骑本军号,卫王乃封爵,自不用说。兖豫等六州当时都不在道武帝手中,亦无实际意义。至于左丞相,时在战争中,元仪不断被派出率一部分军队攻城略地,当然也谈不上“辅政”。
    [80]《魏书·太祖纪》。
    [81]《魏书·彭城王勰传》、《尔朱兆传》。
    [82]北魏孝庄帝杀尔朱荣,因无重兵,洛阳随即为尔朱兆自晋阳南下的军队攻破,见《魏书·孝庄帝纪》。其后魏孝武帝不甘心当傀儡,与高欢对立,高欢大军自晋阳南下,孝武帝便只得由洛阳逃入关中,见同书《出帝平阳王纪》。《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武帝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东魏宰相高澄死于京师邺城,弟高洋执政,“勋贵以重兵皆在并州,劝洋早如晋阳”。又卷一百六十八天嘉元年胡注:“高欢建大丞相府于晋阳,文宣(高洋)席之以移魏鼎,宿将劲兵咸在焉”。
    [83]《魏书·尔朱荣传》。
    [84]以下凡未专门出注者,均见《魏书》本传。
    [85]三都大官掌折狱,见严耀中《北魏三都大官考》,《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1期。
    [86]《魏书·吕罗汉传》:献文帝出讨蠕蠕,吕罗汉“与右仆射南平公元目振都督中外军事”。此处“都督”当是总管之意,并非官拜都督中外。因二人原官与都督中外相差二至三阶(吕罗汉镇西将军,依太和第一职令,位从一品下,上有从一品中、上,离第一品下之都督中外,差三阶;元目振尚书右仆射,从一品中,也差两阶),不可能无功一下超迁;而且同时任命两个都督中外,北魏也无此先例。当因二人“掌留台事”(《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因而分别总管中外诸军,保卫京师。
    [87]《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二东昏侯永元元年(公元499年)胡注称:元澄极有才干,“孝文外虽容之,内实惮之。”
    [88]死赠见《魏书·任城王澄传》、《外戚胡国珍传》。又南朝一例,见《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
    [89]《魏书·官氏志》。又参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90]以上诸京畿大都督,分别见《北齐书·清河王岳传》、《文襄帝纪》、《文宣帝纪》、《武成帝纪》。
    [91]参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92]《周书·宇文导传》:大统三年(公元537年),“太祖东征,导入宿卫,拜领军将军、大都督”。及高欢打来,“太祖自弘农引军入关,导督左右禁旅会于沙苑”。又《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记当时宇文泰引兵入关后,因关中兵少,曾“征诸州兵”。合观之,便知宇文导之“入宿卫”,是因宇文泰离开京师而入宫城宿卫,旨在加强对魏文帝控制。后因宇文泰处紧急,方不得已应征,率长安禁旅东会宇文泰于沙丘。
    [93]《魏周府兵制度辨疑》;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2——66页。
    [94]《魏周府兵制度辨疑》。谷霁光先生则主张中央军以府兵为主体,此外另有禁军,均属都督中外。参《府兵制度考释》第73页。
    [95]大统元年宇文泰已拜都督中外,此处不当再拜都督中外。谷霁光先生以为“为”乃衍字(《府兵制度考释》第71页注[2]),意即这时连都督中外也一起免去。可是这与此后多处出现都督中外属官的记载矛盾(如《周书·达奚寔传》“魏废帝二年,除中外府司马”等)。《北史·周本纪上》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注[21]以为原来三个头衔,今指免去丞相、大行台,止留都督中外。可是表示保留还要再宣布“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此例亦罕见。疑“为……事”下脱一“府”字,或当理解为有一“府”字。即宇文泰自大统元年起一直为都督中外,但无衙门,只是荣宠;现在罢去丞相、大行台后,新设中外府代替大行台机构来处理具体事务,故用“为”字。《周书·王悦传》“改行台为中外府”,亦一侧证。
    [96]《周书·晋荡公护传》:“自太祖为丞相,立左右十二军,总属相府”。按永熙三年(公年534年)宇文泰已拜丞相,大统元年又拜大行台。疑开始以相府掌管直属军队,后因长期与北齐打仗在外,便以大行台出面。二者是一套班子,两种称呼。
    [97]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9——524页。
    [98]《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敬帝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宇文护“名位素卑,虽为(宇文)泰所属,而群公各图执政,莫肯服从”。
    [99]这一时期任中外府官吏者颇多,是其证。参《周书·李昶传》、《叱罗协传》、《萧撝附萧济传》等。
    [100]《周书·武帝纪》。
    [101]隋唐文武散官之名称都是笼统的,如开府仪同三司、特进,或骠骑将军、辅国将军等,看不出应掌管哪一部门具体事务,过于实在的名称“都督中外诸军事”自然无法存在于其间。参《通典·职官十六》。不过这是就制度言,至于一时委任,不为永制者,后代仍偶而出现。如《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后梁均王贞明五年(公元919年),吴国“以徐温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即一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