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三国 >

周瑜死后的遭遇(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演义的定型
    而之后,罗贯中的出现,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自相矛盾的演义标准上。
    元代社会废止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进身之阶,士人沦落到十分悲惨的境地,甚至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说。由此一大批满腹诗书的文人放弃了懦业,加入到市井文学的创作中来,使其创作日趋成熟。
    罗贯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于文学评论家看来,罗贯中的矛盾几乎也在之后成就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矛盾,在这本书里,除了蜀汉永远是光明正确的,吴魏的一系列人物,从曹操到周瑜,都是充满矛盾的。
    作为一名落拓江湖的书会文人,罗氏一方面深受雅文化的影响,对三国人物,尽量地靠近史实。
    而另一方面,混迹于市井,又让他不由得对世俗化的评价产生认同。
    于是,最终,一部《三国演义》让人们看到的就是对于史实,一半清醒,一半迷离的镜像。
    而其中最明显的偏差,当属周瑜。
    一方面,它肯定周瑜结交孙策,开拓江东,定建霸业;举荐鲁肃,纳降甘宁,举贤任能;最后火攻破敌,建立不朽功勋。
    而另一面,当遇到刘备集团的中心人物,周瑜又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对于那些中心人物,周瑜只能是陪衬。
    这一切,在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中仿佛达到了极点,这其中,正是作者无法处理亮瑜矛盾的无奈感叹。
    而这个矛盾,竟然影响至今。
    直至评书版的《三国演义》在80年代风靡大陆,“羽扇纶巾”和“三气周瑜”已经成为成语彻底地深入人心,对于周瑜,那些偏见也再抹不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