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师在大部队后面行军,由于今非昔比,兵广势众,所到小国没有不迎接的,老老实实供食给汉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城。至此而西,与大批人马平行至宛城,汉兵总数达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用箭将其射败。宛兵退至城中,坚守不出。贰师兵断决其水源,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其外城坏,俘虏宛贵族勇将煎靡。宛人恐惧,逃入内城。宛人贵族相谋说:“汉所以攻宛,是因为宛王毋寡藏匿善马并且杀害汉使。今天我们杀死毋寡并献出善马,汉可能退兵;如果不退兵,我们拼一死战,也不迟。”宛贵族皆认为只有这样才行。于是杀其王毋寡,派贵族持毋寡的人头到贰师面前,说:“汉人不要攻打我们,我们把所有的善马都献给你们,听你们选择,并给你们粮食。如果你们不愿听我们的,我们会尽杀善马,等待康居救兵。到那时,我在内,康居兵在外,里应外合,与汉兵作战。望汉军慎重考虑,何去何从?”此时,康居兵正窥视汉兵,因汉兵强盛,不敢进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谋说:“听说宛城中新得秦人,知道凿井的技术,而且食物尚多。我们所以至此,就是为的惩办首恶。如今毋寡人头已至,如果我们现不退兵,而坚持围城,康居兵来救宛,必定击破汉兵。”军中都认为他们说得对,于是答应了宛兵要求。宛出其善马,并给汉食,汉自退兵。汉军取宛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余匹。汉立宛贵族中曾善待汉使的昧蔡为宛王,与宛缔结盟约,后罢兵归汉。汉人终究没有进入宛内城。 此次汉军出兵大宛之初,贰师将军从敦煌西出发,因为兵多,一路上担心所到小国不能给与军粮,就分出多支部队,从南北道走。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从另外的道路到达郁成。郁成坚守,不肯给军粮。王申生只带少数人前去侦察,离开大部队二百里,郁成见申生兵少,用二千人围攻,申生被杀,其余逃到贰师部队。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率部攻打郁成,城破,郁成王逃去康居。康居听到汉已破宛,遂捉拿郁成王送给上官桀。桀令四骑士将郁成王押解大将军部。四人说:“郁成王是汉最恨的一个人,活着将他送去,路上会出事。”欲杀,但不敢动手。这时,最年轻的上邽骑士赵弟,拔剑击之,砍下郁成王的头,并将头收藏,送至大将军。 起初,贰师后行,皇帝曾派使者告乌孙,要他们发兵合力击宛。乌孙发两千骑,至中途,却不肯向前。宛被攻破后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贰师率军向东,诸多小国听到宛被汉所破的消息,都让他们的弟子从汉军,见汉帝,作为人质,从而保全自己的国家。 凯旋授勋及后世红利 贰师伐宛,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上官桀敢深入敌阵,李哆多谋略,军入玉门万余人,军马千余匹。军队并不缺乏粮食,战死也不可能多,但是将吏贪污,多不爱士兵,只因部队行军万里而伐宛,武帝不计较他们的过失,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又封斩杀郁成王的骑士赵弟为新畴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士卒中直接赏赐的有四万金。在此战中表现好的封的官受的赏赐都超过了他所希望的,表现差的受的处分都不抵他的功劳。 此后,汉发使十余辈至宛西各国,求奇物,皆是享受当年伐宛的红利。敦煌置酒泉都尉,向西一直到盐水,一路皆设有都亭。仑头实行军垦屯田,数百人既种田,又打仗,因此置使者护田积粟,为汉使提供粮食。 历史思考 第一,为国威而战,为雄风而战。 汉武帝为什么为夺天马而大动干戈,不惜拼死一战?如果看成仅仅为几匹马就错了。汉使到西域诸小国去,好多国家不怕大汉,只怕匈奴,路上不给食物,要么就要汉使用贵重的物品去换。所谓的大宛,就是在西域范围内比较大一点的小国,竟然不给大汉善马,还杀了汉使、抢劫汉的财物。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其气愤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立即任命他最宠幸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对大宛进行讨伐。 这一场战争既为天马,更为了国威,为了大汉的国家利益。如果不打这一仗,汉武帝还有何颜面做大汉天子?又怎么去打赢与匈奴的战争? 因兵力太少,李广利战场失利,连郁成都攻不下来,退至敦煌,竟然上书要返回长安。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再次大怒,恨李广利不争气。汉武帝用对付敌人的方法对付贰师部队,派兵死守玉门关,谁也别想从这里逃到内地。 此时,与匈奴的战事也失利,有人建议弃宛攻匈,汉武帝没有听这样的劝说,而是将攻宛的战事扩大,令大将军率六万人长距离行军,攻打大宛国。从未有过的大量辎重跟随其后。一定口要出这一口恶气!堂堂大汉连宛这样的小国都不能攻下,善马更不能得到,这不是被外国人嗤笑吗?也许讨伐匈奴更需要集中优势兵力,但先得把枝叶扫除。宛城一战,以断水围城取胜。宛兵杀国君投降,献善马保国。汉兵所向披靡,听到消息的一路小国纷纷投降,让宗室子弟入汉营,作汉的人质,以保一己平安。 这一场夺汗血马之战,打出了国威,亮出了雄风!为夺取对匈奴战争的全胜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