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对东汉时代政局影响最大 张角和他创建的太平道(4)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华网论坛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常侍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权势熏天,日后权倾朝野的兵马大元帅大将军何进,正是死在了这帮阉人的手里。 
    然而,干部的级别有多高、薪水有多厚,与是否忠诚可靠从来就没有多少联系。当然,他们的饭碗是政府给的,为了明天还能端上这个饭碗,他们会维护政府-但如果有个更大的饭碗摆在面前,那就实在不好说了。
    这样的大人物张角都能成功策反,实在是让人不服不行啊。在几千年的农民起义中,这一点也是零的突破,不但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难度太高了)。
    第五步,书写起义暗号。除了以上几步以外,张角的信徒还用石灰,在京城洛阳及州郡官府的大门或墙上书写“甲子”的暗号。
    如果说前四步都很有必要、堪称完美的话,那么这一步我认为是画蛇添足的败笔。明明已经有口号约定起义时间了,为什么还要书写暗号?怕自己人不知道,还是怕官府看不见?如果是张角下的命令,那么他实在有点自信的过了头,也太不把东汉政府放在眼里了;这或许不是张角的命令,而是手下人太激动了自作主张?试问暗号写明白了还叫暗号吗?我们知道,杨子荣与土匪对暗号也只是口头回答而已。总而言之,这个举动实在有点多余。
    张角的起义策划,在中国几千年的农民起义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次起义不仅有理论的依据,还有严密的组织,有既定的时间,有高水平的口号,有重量级的内应(这个雷人),甚至有写明的暗号(这个??),最可怕的是有群众基础。
    可以说,张角的起义组织工作十分出色,策划做得非常详细(甚至有点过了),准备工作堪称完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剩下的时间,就只有等待时机。对于张角来说,这是焦虑而又兴奋的等待。
    盼望已久的184年,在张角的期盼中终于到来。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如果说东汉王朝的灭亡是由于自身的*而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么在这一年,张角给它助推了一把,东汉王朝从此失控,迅速坠向深渊,三十多年后终于走到了尽头。
    历史何其相似。近七百年后,一个叫黄巢的落第秀才率领一拨私盐贩子在山东起义,几年后攻破长安,从此大唐王朝名存实亡,三十多年后也终于走到了终点。
    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两个朝代,多少人推崇备至的汉、唐帝国,以极其相似的方式灭亡了。
    当然,张角看不到故事的结束。他依旧在焦虑而又兴奋地等待着故事开始。
    很快,他就兴奋不下去了,只剩下了焦虑。
    随着起义时间(三月五日)的即将到来,张角的部下开始行动。长江一带的几万信徒,向信徒较为密集的邺城(今河北临漳)一带移动,准备集中起来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马元义也多次到京城洛阳活动,主要是与封和徐奉等几个内应联络,落实内应工作的细节,准备里应外合一起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朝代更替。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离三月五日越来越近。
    如果没有意外,张角几乎要得手了。
    正如前面我们说过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意外。这一次的意外事件是由一个叛徒引起的。
    有信任就会有背叛,有耶稣就会有犹大。张角扮演了救世主耶稣的角色,而犹大的扮演者是他的一个弟子-唐周。
    许多人以此来指责张角识人不明,也未免有点强人所难了。耶稣区区十二个门徒,就有一个犹大;张角众多弟子,藏着一个唐周更不足为奇。
    识人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从古至今,再高明的领导,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所以只能说纯属意外,用某小品演员的话来说就是:防不胜防啊!
    唐周背叛了张角同志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二月的某一天(大约是下旬吧),向东汉政府告发了张角以及马元义的阴谋。
    东汉政府虽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大,但在得知即将大难临头的消息后,以兄弟阋于墙而御外侮的精神,紧密团结在了以汉灵帝刘宏陛下为首的领导集团周围,采取了应急措施:
    第一, 立即抓捕马元义,并在京城洛阳车裂(五马分尸)示众,以震慑张角信徒。
    第二,命令有关部门全力搜查洛阳附近的张角信徒,本着宁可错杀千人决不放走一个的原则,几天之内捕杀了一千余人。
    第三,严令冀州官吏,全力抓捕主犯张角及其亲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