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汉朝 >

匈奴民族介绍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转自:内蒙古博物馆 佚名 参加讨论
公元前三世纪前后,中国北方草原上匈奴族兴起,到秦汉之际,第一代单于(匈奴王)头曼单于建“头曼城”,以今内蒙古黄河河套及阴山为驻牧及统治中心,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国家,是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个草原王国。所谓“草原王国”,即司马迁所记载的“逐水草而迁徙”的“行国”。匈奴以后一个个兴起的草原王国,族源都不单一,匈奴亦如以后的鲜卑、突厥等一样,融合了很多原来活动在大漠南北的民族,仅是匈奴一支较为先进,居于主导而已。 
    早商时期他们南下来到阴山河套地区,开始成为经营畜牧业的游牧民族,即史籍上所泛称的土方、鬼方等。到西周时期称荤粥、猃狁,这些称呼也应是当时中原民族对内蒙古草原西部众多游牧部落的泛称。
    公元前133年至前119年(西汉武帝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汉武帝刘彻对匈奴大举反击,将匈奴逐出阴山、贺兰山、大兴安岭之北,匈奴损失惨重,势力大衰。此后匈奴归附汉朝,汉匈和亲近百年之久,所以有“昭君出塞”的著名历史故事。这里有“单于和亲”瓦当等与和亲有关的汉式出土文物为证。
    匈奴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的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说:“逐水草迁徙,毋城廓常处耕田之业”。凡有泉源、沟谷、湖泊,以及水草丰美的地方,便是其理想的牧场。牧畜是匈奴族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源。《史记·匈奴列传》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披旃裘”。食肉饮酪,是草原饮食文化的主要内容。《东观汉记·窦固传》有记载匈奴接待贵宾吃烤肉的情况,“炙肉未熟,从从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窦固)”。“炙肉”即烤肉。饮的是“酪”,或作“奶酪”,指羊奶、牛奶、马奶,及其奶制食品,包括马奶酒在内。
    草原民族基于防寒、防潮的需要,都嗜好饮酒。而敬酒,也是接待宾客的礼节。由于气候的寒冷,冬天长,夏天短,穿皮衣住穹庐最宜于保暖,也便于游牧迁移,更主要的是皮革而磨损,宜于马背上的生活,其坚实又适合骑兵行动敏捷的要求。匈奴武士骑在马背上,腰佩弯弓,手持青铜短剑,极其威武。而这种皮制衣服,即“胡服”,也对中原服饰的改革产生很深的影响。匈奴时骑马术已成为人尽熟知的技能,《史记·匈奴传》称其幼习鞍马,举族上下“尽为甲骑”,所以匈奴骑兵成为当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精良的军队。
    匈奴族日常生活的居室为“穹庐”,形同现在的蒙古包。匈奴单于也住穹庐,即帐篷宫殿,在此接见汉使。在其他生活方面,匈奴“以墨黥面”,即在面部纹刺花纹为装饰。妇女在脸部抹红,或擦口红,故匈奴单于的妻子称为“閼氏”,是“燕支”的同音异译。“燕支”今作“胭脂”,即口红。
    匈奴族的文化创造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铜及金银制作艺术,被称为“野兽风”艺术。
    匈奴既属游牧民族,活动范围广大,也有需要把牧畜和皮毛交换农业品和手工业品。匈奴贸易伙伴很多,最西端可达西域甚至里海之滨,而匈奴与汉族虽时有战争,但往来交流、与市通关也是最悠久和最频繁的,故相互的影响也最深。东汉初年匈奴再度强盛并纵兵南侵,稍后又一次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内附东汉称臣,北匈奴在公元91年(汉和帝永元三年)被汉军击溃,匈奴政权全部瓦解。匈奴从兴起到衰落,在大漠草原活跃了约三百年,进入中原地区又活跃了约二百年,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世巨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