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现代人只知文身不知文章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为一位武术家写字:崇文尚武。尚未尽兴,便想说说这个“文”字。
    据称,古代只有很厉害的皇帝和大臣亡故后,才可以谥号为“文”,如汉文帝,再如,范仲淹谥曰“范文忠公”,包拯谥曰“包文正公”,王阳明谥曰“王文成公”,曾国藩谥曰“曾文正公”等,都不是一般的角色。
    “文”是“字”的母体,“字”是“文”的子孙,亦即文是不可拆的,字是由文组装的。日本女书法家南鹤溪也有心得:“再说文字的‘文’,它呈交错花纹状,象征着宇宙的森罗万象。唐代张怀 在《文字论》中认为,文是祖先,字是子孙”。
    “文”可以和“质”相对。《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的是内在和外在都需要彬彬有礼。
    “文”可以和“武”相对。文治武功,文韬武略,文武双全,文攻武卫等。北京市行政区划合并,将“宣武区”、“崇文区”分别并入“西城区”和“东城区”,窃以为单从地名上讲就不太“崇文”,哪个城市没有东城西城,但“崇文”、“宣武”却文雅得多,而且有历史的积淀和渊源感。
    “文”字还可以和“野”相对,“文野之分”,文明和野蛮。
    在古人看来,文章,不是小事。甚至是经国大业,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文章惊海内,后世景仰。正是他的前人杜甫说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现在的人只知道文身,不知文章。网络上粗鄙无文的东西很多,官员中文过饰非的东西不少,奈何。
    别水/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