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礼敬文化传统(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有人说,浙江是“中国模范生”;而“浙江经验”、“浙江现象”、“浙江模式”等褒奖之词也纷至沓来,欣慕效仿之意溢然于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蝶变成一个经济大省,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全国第一。钱塘两岸崛起的“浙江奇迹”日益被世人关注的同时,创造“浙江奇迹”的原动力——浙江文化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谈论。 
    千百年来,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上的多次人口迁徙和文化交融,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文化特质,塑造出了浙江人既有山里人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韧劲,又有滨海人勇于开拓、敢于冒险的胆略,锤炼了浙江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生活气度,砥励了浙江人厚德崇文、创业创新的精神品格。
    这种文化烙印在浙江人民的精神血脉之中,凝聚成一种亘古不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既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更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
    在东阳庞大的泥水木匠队伍中,形成了一支现代建筑大军;在“百工之乡”永康,崛起了一座闻名遐迩的“中国五金城”;在“轻工城”温州,诞生了一个驰名中外的“中国鞋都”;在“红帮裁缝”的故乡宁波,培育了杉杉、雅戈尔、罗蒙等一系列知名品牌服装;有几百年“鸡毛换糖”历史的义乌,更是建起了全国首屈一指的“中国小商品城”……
    始终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浙江人民创造历史的背后,跳动着的正是浙江文化。
    一个地区以文化论实力,一座城市以文化论品位,一个企业以文化论盛衰,一个人以文化论素质。2020年之前的这十年,是浙江省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浙江省文化建设迈出新的历史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
    大浪淘沙彰显文化本色。建设文化大省,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浙江丰富的“文化基因”、深厚的思想积淀、悠久的历史底蕴,必将推动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列。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包括了政治、哲学、伦理、教育、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主张,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诞辰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了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1129年,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随宋高宗赵构南渡,定居衢州,建立家庙。衢州成为孔子嫡传长孙及后人生息繁衍了近900年的第二故乡——“东南阙里”。
    衢州地处闽浙赣皖四省边际,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这一方山水,因孔子后裔的到来而更为儒雅而温润。
    从此,浩荡儒风流传至今、遍拂江南。
    几百年来,南孔儒学坚持实践忠君爱国、担任学官、创办学校、授业解惑、崇仁尚孝、克己律族的理念,为推进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文明,推动人文教化,改良民风习俗,维持社会和谐安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南孔儒学的浸润下,浙江出现了阳明学派、浙东学派、浙西经学等多个学派,涌现了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等学术大家。他们各有建树,又自成体系,在中国思想的天空中大放异彩、蔚为壮观。
    
    传统是过去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
    “我们不可能留住时间的脚步,但我们可以保存时间留下的东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通过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才能建设好共有的精神家园,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衢州作为孔氏南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浙江的历史文脉传承中具有独特优势。第三届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通过认真研讨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积极探索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使古老的儒家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绽放出新的光芒,必将推动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谱写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更加壮丽的时代华章。
    (胡坚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