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词艺人名辈 四十至五十年代(1931年-1950年) 林朝藩 林朝藩(1904-1984),字月儒,时称“赵岩先生”,幼家贫,曾入私塾,好诗文、书法。十四岁从鼓词名师“东山德”学艺,一年后即出师登台演唱。以演唱武侠题材见长。音域宽广、声腔、道白刚劲、优美、琴鼓伴奏恰到好处,有力烘托故事情节,善于随情节的发展演多种武打动作,有时还以武术师装束上场,听众莫不凝神屏息,形成独特风格。时人誉为:赵岩的“劲”,岳生的“文”,华山的“琴”,世池的“音”。 一次在平阳县城演唱时,台下巧有一武术师听唱,不觉听之入迷,模仿其动作。演唱结束后,武术师所坐登椅竟被碾碎。代表曲目:《三门街》、《龙虎图》、《十粒金丹》等,1949年后演唱的新题材有:《渔姑乐》、《三世仇》、《黄继光》。 管华山 管华山(1916.8.25-1960.1.11),乳名南山兆。原藉瑞安市塘下镇南山西岸村,1951年迁居温州市区,十三岁学艺,师承候福祥,曾过堂于陈宝焕先生,1936年,参加由温州民众教育馆举办的温州鼓词演唱大比赛,演唱《貂蝉拜月》获第一名,从而崭露头角,四十年代,经常演唱于温州市区各(书)词坊,以他严肃的舞台作风,认真的艺术态度,更博得广大听众的赞扬。演唱的词目有《玉堂春》、《杨乃武与小白菜》、《董小宛》等,代表词目有《孟丽君》、自编词目《三错奇缘》,他擅长须袍正旦,唱腔平实厚朴,道白自如,自屈一指,刻划人物感情真切逼真。形神兼备,尤以神似为最,民间把“管华山的神似油”作为美谈。1958年,他参加浙江省第一次曲艺会演,演唱《新群英会》,获优秀演出奖。解放初期,曾任瑞安县曲艺改进会主席,温州市第一届曲协主席,浙江省第一届曲协副主席,温州市一、二届政协委员。 管华山一生短暂,但仍不愧为温州曲坛的前辈。 郑明钦 郑明钦(1920.4.20-1984.10.18),瞽目,瑞安市马屿片区曹村人。八岁学艺,师承林月生。十三岁登台,经常演唱的词曲有《征西》、《七星剑》、《双合同》等,以《三门街》最为突出。1958年,参加浙江省第一次曲艺会演,演唱《别靠天》,获优秀演出奖;79年,参加温州(地区)曲艺会演,演唱《世美赴考》,获荣誉奖。他演唱风格跌宕腾挪,唱词多俚语,声腔多变化,富有民间风味;伴奏曲调丰富,深受飞云江岸听众的欢迎。曾任瑞安市曲艺改进会副主席,第四届瑞安市政协委员,为浙江省第一、二届曲协会员。 阮世池 阮世池(1928.9.11- ),瑞安市安阳镇人。十四岁拜王启凡学艺,后重师陈宝生、陈阿奴先生。十七岁时,以唱《五凤图》、《十二红》成名。解放初期,任瑞安市曲艺改进会副主席。1952年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鼓词《王贵与李香香》,1956年又赴省城,演唱《秋香爱社》,均获好评。1958年进瑞安市曲艺队任演员,当年参加浙江省第一次曲艺会演,演唱《山岗红波》,获优秀演出奖,同年8月,上北京参加全国首屈曲艺会演,演唱鼓词《别靠天》,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随后,中选参加由中央文化部组织的巡回演出江苏、上海、江西、广东、辽宁、天津、山东等十一个省市,又参加福建前线慰问前线三军,受到热烈欢迎。1964年参加浙江省曲艺调演,演唱《李大娘捉特务》,1968年转瑞安广播器材厂当工人。77年归队。1979年,参加温州(地区)曲艺会演,演唱自己改编的《迁玄坛》,获表演一等奖。1980年转干,落实瑞安市文化馆工作。他经常演唱的词目有《八窃珠》、《红绿梅花簪》、《黄金镯》、《紫金鞭》、《粉妆楼》等,代表词目《文武香球》、《十美图》;他积极提倡演唱现代词目,自编自唱或改编的现代词目有《破晓记》、《祖国处处有亲人》、《一个降落伞包》、《阿种娘》等数十篇,改编或整理的传统词目有《十二红》、《飞虎鞭》、《合同记》等。他敢于突破旧框框,善于吸取民间俗语及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字准,吐字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妩媚,以刻划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村妇姑见长,形成了纤细华美之独风格,影响广泛,被人们称为“阮派”。1985年,他创建温州市少儿图书馆集资,与丁凌生、陈志雄、方克多同台义演,演唱《逼上梁山》中的《发配沧州道》,被人们作为美谈;又与上述三人合作,演唱《蝴蝶杯》中的《献杯》选段,由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现为中国曲协会员,第二届浙江曲协副主席,温州曲协副主席,瑞安市曲协主席,瑞安市政协常委、四届温州政协常委,曾任瑞安1-6届人民代表。 八十至九十年代 万爱琴万爱琴(1943.1- ),瑞安市安阳镇人。幼年双目失明,7岁时拜林银冲先生学瑞安鼓词,11岁重拜郑明钦为师,13岁登台演唱,女性琴师,当时在温州还是首例。万爱琴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在郑明钦先生的精心传授和指点下,按郑先生的风格,发挥她个人长处,声音优美,把人物、语气刻划分明,琴板协调,扣人心弦,深受广大听众一致好评。未到20岁,演唱《反唐》、《玉蜻蜓》、《孟丽君》就红遍全市。其父万茂盛对鼓词伴奏乐器进行改革,原牛筋琴,只有七根琴弦,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把琴弦增为十二根,后发展到十五根、十六根。在舞台上得到更好发挥,并丰富了鼓词的音乐,也为瑞安鼓词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唐孙文唐孙文(1943.2.12- ),瑞安市陶山镇金桥村人。11岁学艺,师从孙一乾先生,他虽是一位盲艺人,但能勤奋好学,造就自己的特色,他所演唱的鼓词,以词句文雅、优美见长,并善琴鼓。他的代表作有:《高家将》、《秦香莲》、《七虎图》、《九龙剑》等,曾多次获奖,深受听众好评。 黄世铭 黄世铭(1943- ),莘塍镇人。从小时,他就非常喜爱听鼓词古曲,18岁受徐乃贵等名师指教,19岁正式登台营业演唱。1975年加入莘塍组织鼓词、曲艺队。1998年任命瑞安市曲艺协会副会长。演唱主要曲目有:《秦香莲》、《反唐》、《飞虎鞭》等。1988年温州市第一届曲艺演唱评为一等奖,90年参加省会演在温州演唱,《继母贤》得到省厅获奖。1991年他所编写的节目被市文化局评为创作奖。 蔡玉如 蔡玉如(1947.8.15- ),瑞安市莘塍镇薛里薛后自然村人。二岁过继给马屿绿屿村蔡家,9岁随陈志祥学习鼓词,13岁登台演唱。后又从师郑明钦先生门下;在郑先生指导下,技艺大有长进,并形成了自己节奏明快、高亢激昂的演唱风格。 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隋唐》、《十美穿金扇》、《平西》、《万花楼》、《南游》等,并编写了《大破三皇寨》一部和不少现代短篇新词。 蔡玉如14岁入市曲协,1979年起任马屿曲艺队副队长、队长;1984年任瑞安市曲艺队队长;现为瑞安市曲协理事,副秘书长,市残联主席团成员。 张士贤 张士贤(1963.6.30- ),瑞安市莘塍镇仙甲季人。现为瑞安市曲艺家协会付主席兼秘书长,温州市曲艺家协会理事。15岁学艺,师承蔡玉如,17岁登台演唱。演唱主要曲目有《金如意》、《飞虎鞭》、《南游》、《三官》等,其中代表曲目是《金如意》。1989年在瑞安市首届文化艺术节(鼓词专场)演唱《东郭先生和狼》荣获演唱三等奖;1999年在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创作演唱《会做媒的自行车》荣获演唱奖及创作奖;在温州市第四届曲艺会演创作演唱《失足之恨》荣获优秀演唱奖及创作奖。 林锡奎 林锡奎(1947- ),瑞安市丽岙镇下呈村人。身残志不残,曾担任塘下区曲艺队队长,现为温州市曲艺家协会会员。 初中毕业后,先拜林祥腊先生为师学习鼓词,后又拜温州名词师陈志雄为师,对鼓词唱术认真学习,善唱悲词,登台演唱受到听众一致好评。 1980年加入瑞安曲艺协会,任第四届副秘书长,1982年又加入温州市曲艺协会。演唱主要词目有《孟丽君》、《反唐》、《武侠八仙袍》。能改编创作曲本,自编自唱宣传十六大“三个代表”。其先进事迹2002年2月18日曾在《温州日报》上刊登。 金增眉 金增眉(1947.10.7- ),陶山镇三甲村人。他16岁开始学艺,师从吴健华先生。由于他刻苦勤学,所唱鼓词朴实无华,他的风格受到同行充分肯定,深受群众欢迎。他演唱的代表作有:《薛平贵》、《安邦定国》,他创作过鼓词《薛平贵》。1980年我市曲艺会演,他所唱《红岩》曾获得荣誉奖。 张步成 张步成(1949.7-1980.9),瑞安市金川英山村人。1965年初中毕业学艺,师承马屿曹村郑明钦先生,张步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勤学,从认真模仿师傅的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到融合贯通,基本全方位继续了郑派唱腔的精髓,并在乐器演奏上有所创新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节奏紧凑、明快而又饱满、亮丽的演唱风格,得到郑明钦先生和同行的肯定。 演唱主要曲目有:《大破红莲寺》、《双珠凤》、《月唐》、《七星剑》等擅长表述爱情故事,善于刻划人物形象与心理活动。他演唱时底气十足,态度认真,台风纯正。 1980年9月,病故,时年三十二岁。 徐玉燕 徐玉燕(1962.3- ),浙江省瑞安市人。1977年毕业于瑞安塘下中学。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曲艺家协会理事、瑞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自1977年拜黄世铭为师;1978年考入瑞安市曲艺团为鼓词学员,后又拜戴步金为师;1981年拜项宗光为师。自70年代从艺以来,曾演唱过《龙凤再生缘》、《李宸妃》、《封神》、《锦香亭》、《汉玉明珠》、《白蛇传》、《秦香莲》等7部大书,其中代表曲目是《龙凤再生缘》。1988年演唱《高则诚吃糠填词》获温州市第二届曲艺汇演二等奖;1990年演唱《审姜后》参加汇演,获温州市一等奖,浙江省演出奖。1988年演唱《谁绑架》荣获温州市第三届曲艺会演表演一等奖,1989年至1994年前后五次参加瑞安市文化节、曲艺节分别获一等奖、银质奖、表演奖及创作奖。从1998年至今已由浙江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VCD)曲目有《铡美记》、《孟丽君》、《白蛇传》、《珍珠塔》、《西厢记》、《情海孽缘》、《骇浪惊涛》、《飞龙剑》、《阴阳风火扇》、《川南三侠》、《凤凰山》等。 以上这些简历以载入《中国曲艺界名人大辞曲》、《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 阮爱岚 阮爱岚(1964- ),浙江省瑞安人。现为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她从小时受其父阮世池(浙江省文化厅首批命名的民间艺术家、温州鼓词“阮派”创始人)的艺术熏陶和悉心传授,加之天资聪颖,八岁就登台演唱温州鼓词开篇《赤足医生王凤仙》,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赏。从此,她习艺倍加勤奋,深得其父的神韵,并于1978年考入瑞安市曲艺队。 她的表演感情丰富,动作自然得体,道白流畅,吐字清晰,唱腔婉转明亮,尤以演唱抒情曲目见长。她演唱的代表曲目有:《粉妆楼》、《黄金镯》、《朱砂痣》等。她曾获浙江省第三届曲艺会演青年演员表演奖,浙江省曲艺新曲(书)目比赛二等奖;温州市第三届曲艺会演二等奖,瑞安市首届,乐清市第三届“市文化发展基金百花奖”创作(表演)奖。瑞安市有线电视台为其拍摄了专题片《曲坛之花——阮爱岚》。近日她录制的温州鼓词《红绿梅花簪》VCD,现已出版发行。 章彩霞 章彩霞(1966- ),瑞安市鹿木乡下林坳村人。16岁学艺,师从凌康君先生。由于她刻苦钻研,勤奋学艺,是一位脱颖而出的曲坛新秀。她演唱的特色:字正腔圆,音质润厚。她的代表作有:《曾荣逃难》、《合同记》、《黄金镯》、《八美图》等,曾唱红了温州,并在鹿城鼓词比赛演唱会上,荣获2003年度“十大名师”(之一)的称号。 林秀珍 林秀珍(1969.2- ),瑞安马屿玉岙人。1985年4月开始随父学艺,16岁就开始正式登台演唱,从艺期间勤奋好学,天资聪颖,虚心求教,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表演庄重,刻画人物感情细腻,唱腔平缓自然,吐字清新,道白自如,故此脱颖而出,在温州艺界崭露头角。近几年来,除演出外,她先后录制了许多温州鼓词VCD光盘,并成为目前温州鼓词音像市场的畅销曲目,深受群众热烈欢迎。 她演唱的代表曲目有:《李亚仙刺目》、《二度梅》、《大红袍》、《杨家将》、《获杨案》、《丁香打肚》、《鸳鸯带》、《龙飞凤舞》等。 瑞安现代鼓词优秀艺人除上述已列入小传之外,还有一批唱红各方的中青年艺人,如:曾福连、黄良福、张士贤、蔡香柳、张朝仙、戴飞芸、施巨妙、蔡仙云等,他(她)们也是当今曲坛骨干力量。 二、创作、改编鼓词的作者 李礼夫 李礼夫(生卒年月不详),1953年加入瑞安县曲艺协会,为正式说书艺人。在会期间,积极配合政府各项政治任务编写节目,曾随曲艺宣传队下乡宣传。为了响应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他在曲艺会的集体领导下,对部分瑞安鼓词曲本进行挖掘、改编,然后写了《粉妆楼》、《北宋高爱将》、《秦香莲》、《十五贯》、《反唐》、《孟丽君》、《隋唐》、《玉蜻蜓》、《描金凤》、《珍珠塔》、《碧玉簪》、《宝莲灯》、《梁祝爱史》、《婚姻法唱本》。 1964年开始,大力提倡现代词,他即着手编写了《杨三姐告状》、《红灯记》、《孤坟鬼影》、《破晓记》、《智取威虎山》、《苦菜花》、《草原烽火》…… 他为瑞安曲艺事业作了不少工作。 陈锡权 陈锡权(1932- ),瑞安市安阳镇人,系文化局离休干部。现为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瑞安市文联顾问。 他自幼喜琴,少年时期就以琴交友,活跃里弄文化。二根琴弦使他的一生与群众文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初期,他参加了瑞安县委宣传队,为该队第一台演出的话报剧《蒋介石坐宫》独操京胡。此后,他一直活跃在群文战线,40多年如一日,留下不平凡的足迹。 他热爱群文事业,早在50年代修业于浙江省艺校期间,就着力于文化领域各个门类的探索,他爱好民族音乐、喜爱小说、戏剧,擅长民间曲艺,努力锻炼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他创作了不少相声作品,其中近10个作品,如《丑的秘密》、《还是爱他》等在温州市级刊物发表,相声《兰图》并在温州文化大赛中获奖。 他和其弟陈锡坚等全家是瑞城闻名的音乐之家,其中能拉会弹、善歌喜舞的就有17人,平日媳舞嫂伴,夫拉妻唱搞得热闹非常。1983年,浙江省音乐经验交流会在瑞安召开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她们举办的“家庭音乐会”,在获得高度评价的同时,省群艺馆授予他们“音乐家庭”的称号,并获全国总工会题有“积极开展音乐活动的”奖状。他们一家祖孙儿媳三代,参加温州市“家家乐”电视大赛,并获得好奖次。此后,他们家族多次组办乘凉晚会、节日晚会等活动被省市电视台、电台录像录音播出。 1986年,他担任瑞安市文联秘书长期间,并任瑞安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主编,圆满地完成编纂任务,他本人荣获国家级三套集成编纂先进工作者称号。 难能可贵的是他虽已离休,但他身离心不离,仍为群文事业发余热。继续源源不断地创作文艺演唱节目,供文艺宣传队演出。离休后,在市老年大学帮助工作,仍为活跃老年文化留下深深的足迹。 历年来,他创作了不少作品,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获奖的代表作有:小说《瘦丈夫和胖女人》(温州市获奖)、散文《满院琴声——楼歌》(《工人日报》发表)、鼓词剧《寡妇门前》(温州市获奖)、相声《兰图》(温州市获奖)、民间故事《十三郎画容》(《山海经》发表),以及新故事《姑娘泪》、鼓词《衣寒情暖》、歌曲《我家就在这里住》、歌词《一路笑语一路歌》等。他创作的鼓词《一把粽子见深情》参加浙江省第二届曲艺会演并获奖。1997年10月,他撰写的论文《县级老年大学如何贯彻“学乐为”有机结合的教育方针之我见》,在省委老干部局和省老年大学组织的老年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被评为二等奖。 蔡秀钱 蔡秀钱(1934.11.11- ),仙降区屿头村人。年青时就喜欢看《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名著小说及唐、宋诗词。24岁时,开始学讲故事,还有宋维远先生指导下,写过快板、顺水溜。他创作的《全家学毛选》、《劈山引水》等文艺作品曾在《温州日报》上刊登过;后师从李礼夫先生,学编瑞安鼓词。经20多年辛勤笔耕,他创作了80余部鼓词。如:长篇的《玉生香》、《孟姜女》、《汉宫风云》、《乾隆游江南》、《严兰贞》、《董小宛》等;中篇的《天雨花》、《关公斩子》、《唐僧出世》等;短篇的《千里送京娘》等。他所编写的鼓词数量较多,质量上乘,是瑞安鼓词创作史上罕见的。 胡广泽 胡广泽(1936- ),文成县人。瑞安市文化馆音乐干部、中级馆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温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市政协委员,市音协顾问。MID制作室技术指导。 他在温州瓯海中学初中毕业后,1954年考入温州师范学校音乐班,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音乐工作,曾在瑞安莘塍文工团、城关文工团担任作曲,后调入瑞安县文化馆音乐室、任音乐专职干部。1990年提前退休,在瑞安市佳美乐器厂任厂长,后又创办自动伴奏音乐工作站,购置美国研制的装有中央音乐学院专家系统的一整套电脑配器装置,已为社会各界和广大音乐工作者制作了数百盘音乐伴奏带。 他在校期间曾在浙江省《群众歌曲选》上发表过《摇船曲》、《向科学进军》等歌曲。1959年为《丰收舞》作曲,在温州地区获奖后,赴杭州参加全省文艺会演。1981年曾为儿童木偶剧《时针飞转》作曲,获浙江省曲艺会演作曲奖,同年赴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观摩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1995年《时针飞转》再度修改参加浙江省第六届戏剧节演出,荣获音乐奖与音乐制作奖。1986年他创作的歌曲《无花果》、《这里挂起金色的桥梁》荣获鹿城音乐会创作奖。1993年他创作的童声合唱《蚂蚁与知了》参加鹿城音乐会,获最佳音乐创作奖。1996年浙江省文化厅与老干部局合办的'96《枫叶情》老年大学校歌比赛,他创作的《老年大学校歌》获二等奖。他先后谱写了《飞云江渔歌》、《撞钟歌》、《乌鸦与狐狸》、《飞车救亲人》、《古道别》、《锦绣田园风光美》等30多首歌曲,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并在浙江省历届文艺创作会演中荣获优秀创作奖,这批歌曲同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由他作曲的鼓词《古道别》荣获1980年省文艺调演优秀创作奖和演出双奖。胡广泽的传略被收录在由巴金、曹禺担任总顾问的《中国文艺家传集》第四部。 张鹤鸣 张鹤鸣(1939- ),笔名双羽,乐清大荆人。曾任瑞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玉海》杂志主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剧协理事,温州市剧办副主席,瑞安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国家二级编剧。 他1958年毕业于温州第二中学,1962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瑞安中学执教,1970年至1988年在瑞安越剧团任编剧,兼任团长,1988年任文化局副局长,1989年至退休前任市文联主席。 他的剧作颇多,曾编写上演剧目100多万字。其中有反映瑞安革命烈士蔡雄业绩的《照胆儿女》,还有古装越剧:《蝶林遇仙》、《孔雀羽翎箭》、《宝石王后》、《神珠扇》、《灾中情》(与杨轲合作)、《血染金钱旗》(与胡邦合作),以及改编《孟丽君》(5本),整理《狸猫换太子》(2本),移植改编的有:《雷雨》、《于无声处》、《乌首姻缘》、《边塞歌声》、《风雷哨》等七八个。《一媳三婆》还荣获华东地区和浙江省小品大赛一等奖。1997年12月在全国戏剧小品大赛中荣获群星奖金奖。1986年张鹤鸣根据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改编成大型现代越剧《海国公主》,这就是越剧舞台上罕见的外国神话剧,为越剧改革作了有益的尝试,获得领导和专家的首肯。《海国公主》在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获奖18项,并晋京在中南海怀仁堂作汇报演出。丹麦和美国等国际友人观看了演出也很欣赏,丹麦驻华代办和大使夫人亲自接见了主要演员,并与她们合影留念。该戏曾被北京电视台联合录制成越剧艺术片。著名电影剧作家黄宗江曾在《人民日报》发表剧评《异域乡音》,对《海国公主》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还有他和黄树堂合作编剧的大型古装越剧《玉蝶传奇》和大型古装神话越剧《神莲》也先后被录制成越剧电视艺术片,还被上海美术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和年画条屏出版发行。 他除了从事戏曲剧本创作外,还创作曲艺节目、歌词和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他创作的鼓词《古道别》在省曲艺节获奖,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放,他作词的歌曲《巡警颂》发表在《歌曲》杂志,他创作的两组寓言,被收入《中国现代寓言选》和《中国儿童文学精品选?寓言卷》。张鹤鸣寓言选《刚长腿的小蝌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另外他还参加电视剧剧本创作,1990年他和本市作者叶忠华、胡小远合作创作了3集电视连续剧《梁家双燕》,该剧由史践凡执导,电影演员单星梅主演。该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反映颇佳。《梁家双燕》的文学剧本还发表在商业部主办的文学刊物《商业文学》上。 他卓越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应有的奖赏,1984年至1988年曾连续被评为瑞安或温州市级劳动模范。1987年被评为瑞安市第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授予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1988年曾获浙江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优秀管理工作者称号。 凌康君 凌康君(1943.9.21- ),又名凌云,瑞安市碧山镇龟岩村人。从小喜爱瑞安鼓词,先拜陶山岭南村颜松亭先生为师,后考入瑞安曲艺培训班,开始有曹村春先生辅导,1958年又就读瑞安艺专。1962年师从阮世池先生,1963年成为曲艺队骨干艺人,被评为温州地区演唱现代词的标兵。此后,即开始从事鼓词编写工作,其中《苦菜花》、《草原烽火》还自编自唱。代表作有:《玉堂春》、《合同记》、《黄金镯》等。1973年被瑞安市文化局调到瑞安曲艺研究组工作,1980年5月去参加中央文化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的职工业余曲艺会演,在北京演出得到好评。他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及抢救曲艺遗产,立下一份功劳。 曾一松 曾一松(1951- ),瑞安市仙降人。现为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温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兼任瑞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现兼任高则诚研究会会长。 他在1968年瑞安中学初中毕业后,196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副班长、文书、司务长、干事。1978年8月转业在瑞安县文化局工作,1984年毕业于温州市委党校干部大专培训班,1987年任瑞安市文明办副主任,1987年10月任瑞安市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1989年5月至1997年1月担任瑞安市文化局局长、党委书记。1997年2月任市府办公室副主任,在职期间,坚持函授学习,于1992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 他在主持文化局工作期间,工作比较繁忙,会议和活动占去了他许多时间,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曲艺家,业余时间仍坚持创作鼓词和其他文艺作品。他创作的温州鼓词《如此长征》、《未过门的媳妇》、《三篙恨》、《徐九经升官记》均在温州市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鼓词《猴年出世》等二篇被收在《温州故事选》。撰写的民间故事《鲶鱼为什么没有鳞甲》入选在《浙江省民间故事集》和《温州市民间故事集》。创作的歌词《带刺的花》,发表在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主编的歌词专辑《花港》。温州鼓词《琴诉荷池》,获浙江省第三届曲艺节创作三等奖。除曲艺作品以外,他还撰写论文和戏曲剧本。他的论文《文化市场执法之初探》,在温州市依法治市理论研讨会上宣读,并获三等奖。他编写的戏曲剧本有:故事剧《巧鸳鸯》,曾在温州等地巡回演出,此外还有瓯剧剧本《卸任县令》以及改编的越剧剧本《琵琶记》。 胡平 胡平(1953- ),瑞安市安阳镇人。现为瑞安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音乐学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温州市曲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他在1970年从瑞安中学初中毕业后,赴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温岭17团支农、1974年上调回城,在瑞安乐器厂工作,1977年调县文化局筹备组建县曲艺队,并在县曲艺队担任作曲和演员,1983年起带职就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1987年毕业。 1982年他与人合作参加全国曲艺优秀剧(南方片)观摩演出,演唱了鼓词《智闯龙潭桥》荣获表演一等奖;1986年再次与人合作在浙江省首届曲艺新曲(书)目比赛中演唱鼓词《法庭擒鹰》获表演二等奖和音乐设计奖,同年参加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中演唱鼓词《法庭擒鹰》获表演三等奖和伴奏三等奖,该曲目同时获文学创作和音乐设计奖。1978年他演唱的改革鼓词《古道别》,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并在一年内反复播放。 从1977年开始,他悉心对浙南地方曲艺音乐进行采集和研究,犹对温州鼓词音乐反复琢磨和改革卓有成效。著作有:《温州鼓词音乐》、《温州花鼓音乐》,并兼任《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温州分卷》副主编。他的传略被收在巴金、曹禺担任总顾问的《中国文艺家传集》(第四部)。 三、研究鼓词的学者 叶大兵 叶大兵(1928- ),浙江温州人。曾任温州市文化局、文联领导职务。创办温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任所长。现为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温州市民俗学会会长。主要成果:在全国倡导建立群众文化民俗学。主编出版的《中国风俗辞典》获1991年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和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被国外誉为“了解中国第一书”。其它专著有《中国百戏史话》、《中国渔岛民俗》、《中国钮扣》等10多部。论文《中日象征民俗比较》被译成日文,并收入《中日文化交流事典》、《论风俗的基本特征》被选入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事迹被收入《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家辞典》、《东方之子》系列丛书、《世界名人录》和英国剑桥大学编纂的《世界名人传说》,被该大学收纳为国际名人协会会员,并获“20世纪卓越成就奖”。又为美国名人学院研究会终身会员,获该院“终身成就奖”,其著作多部为该院图书馆和档案馆收获。他还是研究温州鼓词著名专家,著作有《温州鼓词》等。 宋维远 宋维远(1933- ),平阳县人。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本科函授班。历任塘下区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瑞安市机械工业学校副教务主任、瑞安中学教师,瑞安电大分校、中国古典文学客座副教授,瑞安市(县)文教局教研员、文化局副股长、文联秘书长、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瑞安市志》、《瑞安年鉴》、《瑞安土地志》主编,《瑞安市教育志》等10多部专业志书顾问。50年代起,间有短篇小说、散文、随笔、通讯发表于有关专业杂志及省、地、县报纸;编著《启嘉郡记点注》及与人合编《中学生文言手册》、《高中学生作文选评》等。他还是温州鼓词研究名家,著作有《浅谈温州鼓词渊源与发展》、《温州鼓词与瓯越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