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的表演。 朱少文 摄 中新网东山6月17日电 (朱少文 张艺生 章闻)“歌册是潮州开花东山香,这样的交流活动已多次,‘东山歌册’新作品也深受潮州人的喜爱,我们要共同努力把这遗产传承好!”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馆长蓝宗辉17日在福建东山说。 17日,粤东高校、县(市、区)共40所图书馆130多人,到东山县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并现场欣赏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的表演。 “东山歌册”起源于广东潮汕地区的“潮州歌册”。早在明朝初年,铜山(东山岛旧名)就已经成为南来北往的商船经常停泊的港口。时间一长,以吟咏和即兴咏唱为表演形式的“潮州歌册”也随着商船传到铜山,受到当地民间特别是妇女阶层的喜爱,成为娱乐、识字、明理的好助手,并扎下根来,从没间断。 解放后,东山歌手在传唱“潮州歌册”时,在唱腔和演唱技巧上有许多创新,还结合本地资源创作许多新作品,曾经盛极一时,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山歌册”。 蓝宗辉笑言,“昔日东山唱‘潮州歌册’,今朝则是潮州唱响了‘东山歌册’”。 2006年6月,“东山歌册”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受到更多层面人士关注。目前,“东山歌册”已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4名、市级6名,传习中心7个,经常参与传唱的有150多人。“东山歌册”还经常到广东潮汕地区进行学术交流,甚至到新加坡等境外展示这一文化瑰宝的风采。 交流活动当天,东山县图书馆还向汕头市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赠送了新编的“东山歌册”供当地研究传唱。(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