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通讯:在失落中坚守的广西“侗族大歌”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网柳州3月22日电 题:在失落中坚守的广西“侗族大歌”
    作者 朱柳融 陈秋霞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对画眉鸟自在啼唱的描写。3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位于榕江河畔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逾千侗族同胞共同唱响如“百啭千声”般的侗族大歌和芦笙。
    当天,拥有“侗族大歌”广西根植地之称的梅林乡第127届“二月二”侗族大歌节如期举行,这项当地侗族百姓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侗族大歌传承的生命力载体。
    悠扬的芦笙中,侗族大歌此起彼伏,穿着盛装的百姓以歌传情会友。围观的数万名观众深受感染,也加入这一欢唱的队伍。
    梅林乡梅林村勒勇寨44岁的罗运莲,带着祖孙三代六人一同唱响他们最熟悉的旋律。“侗族大歌节是我们这最隆重的节日,每个人都想在节日上一展歌喉。”罗运莲笑着说,从未参加过侗族大歌节的儿媳在同伴的感染下,也积极参加。
    罗运莲口中的儿媳,就是从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嫁过来的侗族姑娘陆小艳。“同样生活在侗寨,我们村的人很少唱侗歌,我只会一两首。”陆小艳说,来到梅林发现寨子里人人都爱唱侗歌,平时三两人聚在一起就开唱,自己不会唱觉得没面子。
    陆小艳反映的家乡侗歌传唱情况,并不是个例。在生产、生活、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原生态侗族大歌,通过代代口口相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受外来文化冲击,侗族大歌传承的土壤发生改变,许多年轻人不会或不喜欢唱,使得部分侗歌濒临失传。
    但梅林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没有乐器伴奏、无人指挥、多声部多人演唱的侗族大歌依靠口传心授,在梅林代代相传。
    “侗族人常说‘汉族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梅林的村村寨寨都有一支以上的侗族大歌队。”罗运莲说,村里人人都是老师,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学唱侗歌、吹芦笙。
    罗运莲5岁的孙女已经会唱十多首侗歌。在本次梅林侗族大歌节上,穿插在成年人中表演唱大歌、吹芦笙儿童最受关注,成为许多游客镜头下的掠影。
    据介绍,梅林乡是三江侗族大歌传承最好、传唱最广的乡镇之一,曾连续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