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潍坊杨家埠3月5日电(李欣 杨晓卫 于志君)“一笔笔绘出春秋冬夏,一刀刀刻下酸甜苦辣,一层层映上五彩的梦……”,随着电视剧《大掌门》热播,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在马年春节期间更“火”了一把。而88岁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却有着自己的担忧: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了,要一代代传下去。 5日记者走进了延续明清两代几百年的“同顺德”年画作坊,老店第19代传人,已88岁的杨洛书正在用一个自制的大棕毛刷子一张张地印制年画。“年画制作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从描线稿、配色到画版的选材、聚缝、刻版再到套印、点胭,每一步都有很多讲究。画板对的不正不行,纸扯不平不行,颜料刷的不均匀不行,搪子打的重了也不行。”杨洛书对中新网记者介绍说。 杨家埠木版年画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明洪武二年,蜀中梓潼县画师杨伯达迁来杨家埠,遂将木版年画的技艺传到此。杨家埠村木版年画题材广泛,有神像类、门神类、美人条、金童子、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同时也有反映民间生活、针砭时弊之作,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画的主题。 杨家埠木版年画于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十五六岁便开始从事年画制作的杨洛书是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独创了以“刀头具眼、指节灵通”为主旨的独特雕版方法,70年的年画生涯,使木版年画早已深深刻入了老人的生命。 “制作杨家埠年画需要绘画、雕刻木板、印刷、补色、装裱等近10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全部需要纯手工制作完成。最难的要属雕刻木板了,刻板又分为线板和色板,年画有几种颜色就要刻几块板,一般一副年画至少要刻8块木板。”杨洛书向记者细数杨家埠年画的复杂工艺流程。 而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印刷年画开始成为年画市场的重要力量,杨家埠木版年画也面临着工业化的挑战。谈及杨家埠年画和机器印刷年画的不同,杨洛书指着桌上的黄色颜料说:“杨家埠木版年画的黄色颜料都是笨槐的花骨朵熬制,虽然费时费力,但是跟工业颜料比起来,颜色纯正,多年不褪。” 在杨洛书看来,机器印刷虽然降低了年画制作的成本,但却使真正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面临丢失的危险。“传统的东西不能丢了,要一代代传下去。”杨老昂声说道。 在杨洛书家里,记者看到一块“杨家埠木版年画传习所”的牌子,据杨洛书介绍,传习所由当地政府开设,希望通过民间艺术传习所的形式,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据悉,为传承发展杨家埠木版年画,在杨家埠所在的潍坊市寒亭区内,中小学已经开设了年画相关课程,杨洛书也曾应邀多次走进高校和中小学讲解杨家埠木版年画相关知识。 杨家埠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为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据统计显示,杨家埠村年可生产年画2100多万张年画,销售至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