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女士正在修补店里去年卖剩下的最后一个大兔子花灯 李铮 摄 元宵节临近,苏城不少超市、市场的年货柜台前又挂满了各色花灯。塑料花灯、折纸花灯、树脂花灯,种类繁多的花灯营造出了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可在这些花灯中,却难觅手工扎制的传统花灯踪影。 卖了9年,今年进不到货了 每年元宵节前,山塘街上的郭氏风筝店里都会挂上一排漂亮的传统花灯,而昨天记者来到店里时,却发现往年挂着传统花灯的地方,今年只挂了两个传统花灯,和旁边紧凑挤在一起的塑料花灯相比,显得格外空荡。老板靳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店在山塘街上开了9年,从前每年元宵节前后都会销售手工扎制的传统花灯,今年还是首次没的卖。靳女士说,挂着的那两个花灯还是去年卖剩下的,“今年没人做了,想进都进不到货。” 靳女士店里的传统花灯是从爱人家的亲戚处进的货,做花灯的是一位年近80的老婆婆,“做花灯都做了几十年了,但今年实在做不动了。” 靳女士介绍,制作传统花灯的繁琐工艺常人很难想象,付出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很高。 “那个婆婆的手指关节都肿大了,做这么一个也赚不了多少钱,太苦了!”靳女士算了一笔账,一个传统的手提兔子花灯售价在80元左右,其中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就约50元,再加上运输费、储藏费、店铺租金,卖一个花灯总共也赚不了多少钱,颇有些吃力不讨好。 没法迎合市场,需传承保护 在德合小商品市场的百货街区内,5家店铺门口都已经挂满灯笼张灯结彩,记者看了一圈,也没找到手工花灯的踪影。一位老板连连感叹,早在几年前他们就不销售传统花灯了,“老手艺要失传了啊!” “苏州灯彩制作技艺(振华)传习所”顾问王斌告诉记者,“手工灯笼虽然制作精美,但产量低、价格高,老手艺越来越没办法迎合现代市场。”他说,手工技艺更多蕴含的是种文化含量,“这种传统工艺要靠保护传承下去,钟情于手工产品的人可以通过资料、视频留住记忆。”李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