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陇绣变得淡雅、清新,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与过去“大红大绿”的粗狂有所改变。在样式上也有所不同,变得轻盈和小巧,艺术珍藏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图为庆阳一公司制作的绣花鞋。 殷春永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9日电 (记者 殷春永 丁思)一枚绣花针,二分喜好,三缕彩线,四面八方,商旅不断。10年间,甘肃庆阳刺绣由“不起眼的手工针线活”演变为了“文化产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并逐渐出海远游,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 “不起眼的手工活” 庆阳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堪称庆阳“五绝”。 活灵活现的动物刺绣、宁静而秀美的风景图案……一幅幅逼真的刺绣图摆在自己的店铺内,前来讨教针法的妇女和观看的顾客络绎不绝。日前,记者来到庆城县香包刺绣城,生意最为红火的曹爱玲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刺绣的渊源。 每年端午节前后,庆阳妇女都要制作出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绣花荷包,佩戴在孩子们身上以“驱恶逐魔、逢凶化吉”。曹爱玲14岁起就尝试给家人和亲戚做有刺绣的香包,她说,“刺绣,每家每户的女子都会一点。农闲的时候,坐在巷子口纳鞋底,给小孩儿绣肚兜、做香包,我的嫁妆就是自己绣的”。 曹爱玲说,刺绣在农家女看来,就是针线活,打发打发时间,“吃完饭了,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做做针线”。因为从小喜爱,加上机灵聪慧,曹爱玲绣的东西受到大家喜爱,“每年都要绣上好多送给亲戚朋友”。 因为精湛技艺早已“扬名”,2002年庆阳市举办第一届香包节时,庆城县选送了她的两幅刺绣作品《龙凤呈祥》、《狮子滚绣球》赴展。曹爱玲看着展会中的刺绣作品,不禁有些纳闷,“针线活还可以挣钱么?估计挣钱也挣不了多少吧?” 与曹爱玲同样,庆城县民俗艺术研究所所长张志学说,起初他对刺绣中的商机有些“没看太透”,但又似乎知道里面暗藏商机,“政府开始摸索着在全县推广刺绣产业”。 “我告诉农村妇女刺绣可以挣钱,被她们笑掉大牙。”张志学说,当地政府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刺绣传承人和企业带头人,他到乡下去免费招募学员进行培训,很多妇女不是很理解,“针线活在她们眼中很不起眼”。 随后,当地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培养妇女,并将做好的刺绣作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尝到刺绣带来的甜头后,你就开始慢慢相信这个事儿是做对了。”张志学说。 暗藏商机的刺绣发展壮大 2003年,曹爱玲开始自己招收学徒,并大批量生产。为了让技艺更为熟练,曹爱玲还向在庆城县做生意的苏州商人讨教针法,不断揣摩,“有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思考如何配线,让色彩更自然。” 生意红火了,曹爱玲的日子一天天忙碌起来。2005年,乡亲们邀请她回家带领农村妇女学习刺绣技艺;同年,曹爱玲注册了公司,走上刺绣行业的道路。 之后,各种美誉也接踵而至。曹爱玲先后被评为“三八”红旗手、文化传承领军人物、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2009年11月,曹爱玲随团赴印度考察交流,推介甘肃刺绣精美工艺品的同时,观摩学习印度古老的手工作品。如今,曹爱玲公司的产品远销至北京、厦门、山东及印度等地。 在庆阳,越来越多的妇女“弃农从绣”,也有其他行当的经商者“跳槽”到刺绣行业。姚喜秀便是其中一例。她原来在外地奔波,卖过鞋、经营过中药,和丈夫回到老家庆阳后,看中小小针线的“商机”,2006年在庆阳市区开办了“藏精阁刺绣”店。虽然主职经营,但她力所能及也自己绣。 “现在的妇女很忙啊,又要刺绣、还要联系客户、交流访问、讲授刺绣课程、亲自带徒弟……”张志学说,小小的针线活让悠闲的农家主妇都变成了“大忙人”,让她们开拓了眼界和思想,也让庆阳民俗文化走向外界,被世人知晓。 庆城县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县仅香包刺绣从业人员有3万余人,占全县农村妇女劳动力总人数的30%以上。她们对香包、刺绣产品不断翻新、改进,已研发新产品八大类300多种,包括各式香包、绣花鞋和鞋垫、绣花枕头、肚兜、屏风、书画绣等,产品陆续销至法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庆阳人告诉记者,在当地论刺绣,宁县、正宁县等地,刺绣亦成气候。 传统民俗嬗变为产业 “这个是根据现在手机挂饰创新的刺绣。”庆阳市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张仁民向记者介绍着公司新开发出来的“潮玩意儿”,他说,为了让年轻一族更加青睐传统产业,他们不断开发新型而实用的产品,迎合顾客的口味。 张仁民介绍,现今的陇绣在颜色和针法上向苏绣学习,变得淡雅、清新,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念,与过去“大红大绿”的粗狂有所改变。在样式上也有所不同,变得轻盈和小巧,艺术珍藏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 姚喜秀也告诉记者,现代民众回归传统的观念与日俱增,对传统的东西更加喜欢,但又喜欢在传统的东西上加上现代的元素,“这对肚兜就与过于有所不同,材料、图案都很现代,但又不失传统美好祝福的意义。” 记者从庆阳市委宣传部获悉,该市民俗文化产业逐渐注重产品的研发,在新产品研发中,先后与上海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全力打造时尚实用新产品。目前,已完成18个大类400多件香包、香道及陇绣新产品的设计任务,与有关企业签订了生产协议。为了开拓国际市场,邀请英国梅哈女士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的用料、色彩和包装设计等进行考察研究。在这些先进理念的影响下,庆阳本地研发人员也迅速转变观念,积极开发新产品。 与此同时,庆阳还注重对外交流。近年来,庆阳民俗文化产品先后多次赴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参加展览、展销。每年还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西部文博会、兰洽会、西交会等大型节会展销活动100多次。 截至目前,加工生产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已成为一部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一大批生产大户年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每个大户还可带动当地20多户农民走上致富路。 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并举 现今,环县皮影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庆阳香包绣制、庆阳剪纸、庆阳唢呐艺术、环县皮影戏、陇东窑洞营造技艺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市提供数据显示,全市现有香包民俗文化企业(公司)130多家,正式注册78家,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美国、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年8月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4.2万人,增加值4.5亿元。 随着产业规模的加大,“机绣”的出现让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张仁民忐忑不已,“担心手绣这项民族技艺被淹没在浪潮中了”。 张仁民的公司注册成立于2002年4月,现有固定资产800万元,是一家从事收藏、展览、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公司主营纳底绣花鞋、绣花拖鞋、旅游纪念品及香包、挂件等等。 “现在要去乡下收老艺人的手工刺绣作品,真的很少很难得了。”张仁民说,手工刺绣中有着众多无法解释的文化,它应该被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但年轻人的传承在全国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这需要企业和政府文化部门联系起来,共同保护民族产业。 对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甘肃省政府省长助理、庆阳市委书记夏红民接受记者采访举例说说,庆阳境内环县皮影原是一种戏,一种唱腔,如今观众少了。对于这种现状,当地利用皮影艺术的形象和作品,进行传承发展,让它不再是表演的道具,而是一个有美感的艺术品,拓展了它的外延,让它更有生命力。这样的话,皮影就突破了地域特色,可以更多更快地走向外界。 夏红民又举陇绣说,这是传统的绣种,过去庆阳制作的多是传统的图案和实物,包括鞋垫、肚兜、枕头,现在可以做成名片夹、手机套,甚至是女人用的时尚饰品。此外,还有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临摹,将传统的工艺和现在的表现形式相结合,作为一种工艺,可以无限放大,因此,这种民俗文化还有许多空间。 夏红民表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传承文化,也给老百姓带来收益。比如说,环县皮影戏班,许多次随文化部的演出出国数十个国家,既唱皮影戏,又可以赚钱。 夏红民透露,庆阳将在西峰区把旧时的“庆州府”按1:1“复制”建造,里面全部展示庆阳文化产品,包括香包、刺绣、农具、种植技术等古今文化表现,同时包括传承创新的文化产品。在文化领域,还将力争做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的产品。庆阳民俗文化产业不仅有前途,而且有带动力,政府也将会逐步提供条件支持。(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