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9月28日电(李新锁)琴声悠悠,衣袂生辉。28日,山西儒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齐聚太原文庙大成殿,共同祭奠孔子诞辰2563周年。从2005年首次祭孔以来,在山西太原,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习惯、认同祭孔。 对此,山西文瀛书院院长卫方正表示,从2005年开始,山西各界开始实行秋季祭孔。8年来,通过各界人士的宣讲、践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认同。8年间,太原民众祭孔的人数、规范等都有很大改观。 当天,《弟子规》作者李毓秀的后人李俊明特地从山西新绛赶来,领读《弟子规》,祭拜孔子。 上午10时许,卫方正率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50名学生举行传统祭孔礼——“释典礼”。“维今诞辰,我辈敬奠。礼未能备,子曰宁俭。三牲果蔬,竭诚为献。莘莘学子,慎终追远”,悠悠琴声中,主祭人卫方正带领众学生诵读祭文。期间,参与祭孔的人员皆着汉服,行揖礼,献三牲,诵《论语》,献爵,读祝,整个祭祀过程端庄肃穆。 有学生表示,之前对孔子及儒学的了解浮于表面。今天,我们亲身参与祭孔,从这种仪式感很强的活动中,感受、学习到很多东西。 据介绍,从2005年开始,太原文庙开始举办祭孔大典,并长期开设“国学大讲堂”,至今已有8个年头。 期间,太原文庙承办了“成人礼”“成童礼”“祭孔”等诸多传统典礼。每逢秋季祭孔,太原、朔州、临汾、运城等地的儒学研究机构、国学教育机构等纷纷赶来,参与其中。 太原文庙管理人员介绍,自开设“国学大讲堂”以来,民间自发学习、研读者日众,“很多学习者都是全家一起学习、探讨”。 对此,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李顺通表示,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影响深远。儒家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孔子因此受到历代中国人的敬仰。如今,孔子学院、孔子学堂遍布全球,以孔子为象征的中华文化逐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