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广州民俗研究 (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民俗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广东是我国一个具有特殊人文结构的省份,聚居着汉、壮、瑶、苗、黎、满、回、畲等民族,汉族中又有风格禀异的广府、客家、潮州三大民系,还有古书上称为“蛋族”的水上居民这些特殊的人群社区,产生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民俗。 
    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她凝聚了不同历史时代民俗文化的遗迹,结集了具有浓郁的南国色彩的民俗瑰宝;加上近代海外民俗的影响和中西民俗文化的撞击,使广州的民俗不但蒙上了一层神秘古奥的色彩,也沾上了不少浪漫飘逸的洋味。这一切,早已引起了中外民俗学家的注意,成为人们研究的好课题。 
    一、历史源流概略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将赵佗曾于广州自立门户称帝,号称“南越王”,传了五代,历时93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出兵南下,灭南越国,从此岭南便成为汉朝新置的郡县。 
    历史上中原人较大规模入越有四次。第一次是秦朝时发卒50万戍五岭。第二次是汉武帝派伏波将军率数十万大军南征,留守岭南九郡。第三次是北宋时高宗仓遑南逃,部分中原人随隆太后散落珠江三角洲。第四次是南宋末年,大批将士及庶民随帝南下,流散珠江三角洲一带。大批中原移民南迁,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也带来了中州的古俗;南北民俗的融合,形成了后来广东民俗的特异风貌。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而最能代表广府民系的应该说是广州方言区的群体。 
    (一)清代以前的民俗研究 
    岭南地区开发较晚,有关它古代的历史记载本来就不多,专门的民俗史料更是寥寥无几。史籍中有些零星的记载,大都出自外地人的手笔,不甚准确,以下辑録一些,供研究者参考。 
    《汉书·高帝纪》:“粤人之俗,好相攻击。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 
    《隋书·地理志》:“俚人有铜鼓者,群情推服,本之尉佗,尊为倒老。则粤俗同化,岂俟唐宗以后乎!” 
    《汉书·郊祀志》:“粤人勇之言粤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粤巫立粤祀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粤祠鸡卜,自此始用。” 
    《朝野佥载》:“岭南风俗,家有人病,先杀鸡、鹅等以祀之,将为修福。若不差,即刺杀猪、狗以祈之。不差,即刺杀太牢以祷之。更不差,即是命也,不复更祈。死则打鼓鸣钟于堂,比至葬讫。初死,旦夕大叫而哭。” 
    裴渊《广州记》:“豪富女子,以金为大钗,执以叩铜鼓,号为铜鼓钗。” 
    任昉《述异记》:“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 
    《南中八郡志》:“槟榔,土人以为贵,款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蔡绦《铁围山丛谈》:“今南人喜祀雷神者,谓之天神。祀天神必养大豕,目曰神牲。人见神牲,则莫敢犯伤。又,遇逐恶气、禳疾病,必磔犬,与古同,殊有可喜者。传谓‘礼失求诸野’,信然。” 
    吴处厚《青箱杂记》:“岭南谓村市为圩……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圩,不亦宜乎!” 
    段公路《北户録》:“广州米饼,合生熟粉为之,白薄而软。” 
    明《天山草堂集》:“粤人习海,竞渡角胜,而大舟比常制犹异,十余年始一举。船广可三丈,长五之。龙首至尾,金光夺目,迭彩如层楼。上饰童男女,作仙佛鬼神及古英雄,凡数十事。旋转舞蹈,冒之以幔,数里外望犹可见。” 
    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粤人以蛎房灰染红,包浮留藤叶食之……其食也,满口咀嚼,吐汁鲜红。” 
    《广州岁时纪》:“七月初七日,俗传牛女相会之期,一般待字女郎,联集为乞巧会。先期备办种种奇巧玩品,并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等等,极钩心斗角之妙。” 
    类似的记载还不少,内容涉及面亦很广,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迷信禁忌都有;多少带有一点猎奇性质,资料也比较零碎。除上文所引各书外,还有徐坚的《初学记》、欧阳询的《艺文类聚》、黄瑜的《双槐岁抄》、赵叔盎的《千佛塔记》;以及历代所修的府志、县志之中,也有零星记载。历代文人诗词,如方信孺的《南海百咏》等,描述广州风俗的亦不少。特别是大量的《广州竹枝词》、《羊城竹枝词》、《珠江竹枝词》,纪及广州风情的更多。着名的如清人王士祯的《广州竹枝词》:“潮来濠畔接江波,鱼藻门边净绮罗。两岸画栏红照水,船争唱木鱼歌。”“海珠石上柳阴浓,队队龙舟出浪中。一抹斜阳照金碧,齐将孔翠作船篷。”屈大均的《广州竹枝词》:“边人带得冷南来,今岁梅花春始开。白头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等,所写的便是一幅幅广州的民俗风情画。方信孺的诗集《南海百咏》,每首均有题记,实为民俗风情的记録。如《走珠石》题记曰:“在湖南,旧传有贾胡自异域,负其国之镇珠,逃至五羊,国人重载金宝,坚赎以归。既至半道海上,珠复走还,径入石下,终不可见,至今此石往往有夜光发,疑为此珠之祥。”诗云:“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浦已堪猜,贾胡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緑苔。”此类诗集,与民俗专着的作用已相差无几。 
    专门记及广州风土人情的书,从现存资料看,最早可能是晋代的《广州记》,可惜此书现已失传,现在能见到的是元人陶宗仪辑録的。汉代议郎杨孚的《异物志》,也是清人曾钊辑録的,比《广州记》稍为详尽,但亦非原来版本;还有唐代郑熊的《番禺杂记》,是陶宗仪辑録的。现在能见到的较完整的版本,可能要数唐代广州司马刘恂的《岭表録异》了。宋代有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王韶之的《始兴记》、朱的《萍洲可谈》。明清以来,此类书籍逐渐增多,着名的有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李调元的《粤东笔记》、范端昂的《粤中见闻》、闵叙的《粤述》、檀萃的《粤囊》等,下文将有专章介绍。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有一节《广州时序》,对广州的岁时节令风俗,作了系统的记述,后为各种专着、志书广泛引征,影响深远,对研究广州民俗十分重要。 
    这一时期的广州民俗研究,值得注意的还有几本书。 
    一本是明代的《花笺记》,又称“第八才子书”,共6卷,叙述梁生、杨女之爱情故事,描写深刻细腻,恳挚动人;德国着名诗人歌德读后给了很高的赞誉,郑振铎也认为它是粤曲中很好的一种。另一本是《二荷花史》,又称“第九才子书”,共4卷,分67则;叙述白莲与丽荷、映荷二女恋爱结缘之事,文采缤纷,内容脱俗,甚是动人。此二书以木鱼书句格写成,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传甚广,是广东说唱文学之名篇。1824年英国人汤姆把它译成英文,1836年德国人辜尔慈把它译成德文,使之驰誉国际书林。再一本是清代中叶招子庸的《粤讴》,一卷,凡121首,妙语如珠,在珠江三角洲广为传唱;1904年,当时的香港总督金文泰还把它译成英文,题名《广州情歌》;葡萄牙人庇山把它译成葡文,介绍到欧美各地。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称招子庸为“最早的大胆的从事于把民歌输入文坛的工作者”。粤讴成为岭南地区开一代诗风的重要文学形式,以至清末民初,省港各地报刊都还辟有粤讴专栏。 
    在通俗故事和笑话中,值得注意的有《警富新书》、《王大儒供状》和《俏皮话》等。《警富新书》又名《九命奇冤》,叙述梁天来与凌贵卿恩怨讼案。除小说、戏曲外,还有木鱼书《梁天来》,潮州歌曲《新造广东案警富新书》等。《王大儒供状》叙述才子王大儒与丫环彩凤之风流公案,文见《岭南即事》。《俏皮话》为佛山人吴趼人(1866~1910)的一部寓言力作,共126篇,先散载于光绪年间各报刊上,后连载于《月月小说》,1909年由上海群学图书社印成单行本。此书承继了我国古代寓言的优良传统,以辛辣的笔触,巧借各种虚拟的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丑恶面目,对研究世俗社会甚有裨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