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山亭皮影戏鼓声灯影里的瑰宝(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中国民俗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以前皮影戏传男不传女 
    由于古时候皮影戏传男不传女,陈守科的姐姐都没有学习皮影戏。陈守科六七岁时开始学习,受环境熏陶越来越喜欢皮影艺术。“当初学习的时候父亲对我管教非常严,做错动作就会受罚,由于我本身对皮影有兴趣,所以即使受罚也喜欢练。”陈守科说。
    七八十年代皮影戏的演出市场主要以农村为主。陈守科说:“那时候皮影戏很受欢迎,演出的地方都是土台子,只要有演出,百姓都会很早前来观看,几乎每场都有上千人。有一次我们在麦场支了棚子,演出期间外面下了雪,为了不让演出终止,观众竟然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棚子上盖了棉被。最后演出直到凌晨一两点钟,手指手臂酸痛实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观众才作罢。”
    此后,陈守科先后到黑龙江、吉林等多地演出。 
    表演过程中传承经典,不断创新
    唱腔上,山花皮影戏的唱腔分为男腔、女腔、文腔、武腔,唱调中保留着原始的和尚唱经的腔调。2006年在上海民俗馆表演时,陈守科在《西游记过火焰山》一段中加入了鲁南地区的柳琴戏调、梆子戏调、大鼓调等,形成了鲁南地区特有的“九腔十八调”唱腔。
    陈守科介绍,皮影人物的制作是皮影戏的一个关键环节,皮影人物主要用牛皮、驴皮制作,制作时先将选好的生皮放进缸里用石灰水泡半个月,取出后用刀将毛皮表面的残肉刮掉,再用钉子将皮固定在平板上绷紧3至5天,使其平整无皱。制作过程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熨平、缀结合成等8个步骤。镂刻一个皮影人要刻上千刀,而且要用几十把不同的刀具,厚的皮子用来做武士,较薄的用来做文人。最后用纸刻画出人物形象,放到皮子上摹刻下来即成。但是由于用驴皮做出的皮影人透光性不好,陈守科在制作《五福娃贺奥运》时,首次使用了五彩塑料制作24个人物的身体,以适应白天的演出。“时代发展了,我们也应该从剧目、影架、灯光等诸多方面寻求发展。”陈守科说。
    在表演模式上,为了适应流动演出,山花皮影剧团从2004年开始使用便携式钢管支架、厚绒幕障、大功率灯具,甚至使用头盔式的扩音设备,以便更多的观众在现场看演出。现在,陈守科不仅能表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游记》、《八仙过海》等一系列传统剧目,而且特别注重创新,编写了不少颇具现代气息的皮影戏剧目,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曾根据在抗击“非典”中牺牲的枣庄市山亭区防疫站站长张普山的事迹,编写的《张普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皮影戏剧目,先后在省内外景点、庙会演出100余次。2005年,皮影剧目《孙大圣游山亭》更是在山亭区文艺汇演中摘得桂冠。
    皮影技艺走进学校,后继有人
    陈守科说:“由于剧目没有时代感,学成较慢,所以没有年轻人学,只有公开办学、不断创新剧目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把皮影戏传承下去。”为此,陈守科投资盖了两层楼作为演出和培训基地。之后,政府也帮助他们联系学校演出、招收学生。“以前都是交钱都不能往外传的手艺,并且传男不传女,现在我10岁的孙女都开始跟我学习,忙的时候她也会帮忙。”陈守科说,经过努力,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能够得到进一步传承。记者了解到,台儿庄古城开放时,陈守科的皮影戏被当地政府邀请到古城中表演。他说:“现在每天都在这里表演皮影戏,每次表演几分钟,道路旁边就围满了观众,很受游客的欢迎。”
    陈守科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中央音乐学院、广东中山大学的许多学生都会专门来找他学习皮影戏。“每到周六的时候,也有一些小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来这里买皮影人物,现在的一些小学和大学里面也开设了皮影戏的课程。”陈守科从18起岁独立表演皮影戏,他与皮影戏已经相伴30多年,挑、唱、编、刻……已经成为他生活的全部。未来,陈守科想把他亲手制作的皮影人物推向国内外市场,让更多喜欢皮影戏的人能够共享皮影戏的艺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