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中国民间信仰:"泰山石敢当"与山东人的精神(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大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皮影戏推出的英雄形象
    石敢当抱打不平、救危扶困的形象多来源于传说,但其大多存在于故事和传说,至多是零星文字记载。
    西汉学者史游所做《急就篇》,曾写道:“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根据记载,五代时期有位姓石的猛将,手执一柄大铁锥,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被人称作“石将军”。石敢当的勇武形象许多来自此人,许多地方也刻有“石将军”造像。
    有传说认为,石敢当家住徂徕山下桥沟村,武功高超,无所畏惧,尤好打抱不平,专杀妖魔鬼怪。人们仰慕其功力,便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镶嵌在墙上,用以震慑群魔,于是就有了遍及天下的“泰山石敢当”的刻石。
    此外,传说中石敢当还有祛病救人的一面。据清代学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口立‘泰山石敢当’五字,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北人谓医士为大夫,因又名曰‘石大夫’”。在泰安、莱芜、淄博等地,都建有石大夫庙。
    从口口相传的传说,到刀砍斧凿的石碑,再到“石将军”造像,石敢当的形象不断被书写,逐渐丰满,但真正实现形象化,却要仰赖皮影戏的出现。
    皮影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我国陕西华县(古华州),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泰山皮影又被称为“十不闲”,2007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是有了皮影戏的大力塑造,才给了“泰山石敢当”才从文字到形象的历史机遇。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只见英雄“石敢当”戴盔披甲,手持长枪,剑眉鹰目,豪气逼人,时而闪转腾挪,与“恶狼精”战在一处,时而施展身手,又与“牛头怪”苦斗三百回合。
    当皮影戏这种最民间的艺术形式,遇到“泰山石敢当”这样一个最民间的英雄,彼此便擦出了最亮丽的火花。一个行侠仗义,降妖除魔的英雄形象,也就被作为一种形象塑造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从此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