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较为集中的为闽、浙、赣交汇的山区,属于典型的山区农耕民族。1956年,国家确认畲族为单一民族后,设立了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这是目前全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因其地处我国东南山区腹地,自然地理相对封闭,在特定的历史传统熏陶和地域风貌的影响下,畲族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民族地域文化。民居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因其地理等原因,受多元文化影响较小,畲族民居建筑形成的发展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 一、地域文化视角下畲族传统民居形式的生成 地域文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自然、社会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关系。地域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群落,在社会、经济、技术等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特色,并在聚落空间结构、建筑形态、文化习俗、文化心态、环境氛围等方面反映出来。 从地域文化角度分析,传统民居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选地、适应和发展。“选地”是聚落形成的初始阶段,民居建筑在某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定位于某一特定的空间位置,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人为的环境实体。人为的聚落空间环境在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对内外多种环境要素的“适应”,既包括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也包括对特定社会环境的适应。在不断的“适应”中,自然环境与聚落实体相互融合,形成了复合形的特定自然系统。当自然系统内的自然环境与聚落实体达到平衡时,聚落实体(民居)已适应了该自然环境。随着相互融合的发展,自然系统内的平衡被打破,该系统也就出现了发展和变异。其中,来自聚落主体的发展是形成民居、形成发展变异的主要动因。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畲族传统民居建筑以畲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不断迁徙和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相对较封闭的聚落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山地民族的发展特色。浙南畲族地处浙、闽交界的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沟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据当地畲族家谱记载,畲族大约是在元末从闽东迁来的,进入浙江的平阳、苍南、泰顺等县,最后定居在云和、景宁等县,故有人说“景宁是浙江畲族的发祥地”。相对封闭的自然空间系统使畲族民居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趋于稳定。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建筑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融入地域文化,外来建筑文化被不断地本土化。同时,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内部结构的变异,从而不断发展。地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生成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聚落。由于自然地理原因,本土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相对较弱,正是这种较弱的冲突,导致了畲族传统民居发展相对的稳定性,生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形式。 二、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畲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构成 在地域文化的视角下考察传统民居,是将传统民居视作一个复合的文化生态系统。它融合了自然、文化等层次的要素,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发展运动,使系统呈现出交融、动态的特征。浙南山区地处我国东南腹地,是古越国的发祥地。史学界普遍认为,越人是指使用一种石钺的人类群体的名称,石钺也就是石斧。这个使用石斧的群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接纳不同部落集团与氏族,形成了许多彼此相对独立的部落集团,因而被统称为“百越”,如:于越、闽越、南越、甄越、山越、杨越等。 畲族是越族后裔,是南蛮的一支,闽越的后代,只是范围大小的区别,把畲族族源主流定为南海国的“山越”更为确切。他们的迁徙路线也是从闽、粤、赣入浙,一直活动于我国的东南山区腹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地域文化意义上的典型区位,它塑造了因本土文化与迁移带来的文化交融所形成的独特的建筑格局,并呈现出有别于内地中原建筑文化的多元并存的文化个性。 从文化延续的意义来说,纯正的文化物种是必不可少的,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本民族的基本特征。浙南畲族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同化、相互交融和相互运动。其建筑形式或多或少地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徽派建筑风格),建筑风格上则呈现出多元与复杂的特征。 三、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畲族传统民居演进 传统民居聚落作为一个环境实体,其建筑形式既受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人们的观念、意识等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地区传统民居的表现形式往往是其地域文化的载体。由于地域文化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聚落也会在聚落形态、建筑形式等层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 浙南畲族原生的居住文化与江南的徽派民居文化相交融,而且与汉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造技术等领域相互影响。与传统的江南徽派民居相比,浙南畲族传统民居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突出表现在其独特的空间演进上。 畲语称房子为“寮”。浙南畲族的寮多数散布在山坡上,选择向阳避风有水源的地方为屋基。畲家有句谚语:“造成风水画成龙。”所谓“造成风水”,就是畲民们对村落环境的绿化。浙南畲族多数是元末明初从闽东迁来的,开始时绝大多数是向当地汉族租山刀耕火种,然后在山上有水源的地方开垦梯田,逐渐定居下来。一旦定居下来,畲民便十分注意村落的绿化,一般都选择在避风向阳有水源的半山上建造房屋,在村口和屋后山上栽种松树、枫树、檀树、苦槠等,屋边种有毛竹、果树,使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林之中。村口有了树就能避风,屋后山有了树就增加了泉水的流量,空气也格外新鲜。畲民往往把这些就叫做“风水”。山坡地形的限制和冬寒夏湿的气候影响,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民居构造。 明初,畲族古民居大多是以竹子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干柱落脚”或“千枝落地”,四面透风,呈“介”字形,架料多缚成框格形。寮面的悬草是打成草匾之后盖上的,大多没有隔间,前后开门,不开窗户,没有烟囱。一般占地面积20平方米左右,寮高3米。有的山寮呈“人”字形,仅在寮中央竖一排三至五根树杈,杈上架着横杠,两边斜靠若干木条,扎上横条,覆盖茅草而成,住人、储藏、烧饭都在里边。清代以后,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也叫“泥间”,用黄土砌成围墙和间隔墙的土木结构,屋架直接架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上面盖以茅草、树皮或瓦片。清末以后,在原有的“土墙厝”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上下二层、左右对称、前厅开放的格局。它的基本构造是每排柱子五根,栋柱与二步柱间隔一丈,二步柱与廊柱间隔五尺。前五尺为走廊,中堂(畲民称“正厅”)照壁在后二步之间。有的人家照壁两边有扶柱,照壁中间钉上木架,设祖先神位。一幢房子最少两排柱,两边牵墙,成为“三植”,多者“五植”、“七植”、“九植”不等。中堂一般左右对称,偏间多铺上地板,主要是防潮。前一丈之间为暖间,畲族称“堂前”。“堂前”中间摆上方桌,桌下设方形火炉,冬春季节,炉中炭火不熄。桌两边是贮藏番茄种的木柜,兼做凳子。吃饭、会客全在里面。后一丈房间铺对面床,中间是暖间通往厨房的过道。照壁后无天井,一直盖到底,以勘为墙,全做厨房。 正屋楼上设谷仓、客房,人口多的人家也设卧室。中堂楼上不隔房间。前五尺,楼上楼下都为走廊,不设下檐。这也是畲族民居所独有的特色。 以地域文化为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畲族传统民居、空间演进的轨迹,它也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聚落形成的三个阶段。在形式上从最初的“茅寮”到“土墙厝”,最后发展成为上下二层不设下檐的民居式样,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使用到美观的发展过程。因此,借助地域文化,研究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演进与其地域文化的生成,以及其间的内在联系,对研究畲族传统民居的创作理论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