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土家"摆手舞"堪称东方迪斯科 是土家族生活缩影(1)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光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土家阿妹跳起欢快的摆手舞。摄影/李化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诗人彭施铎在《溪洲竹枝词》一诗中描写了当时土家族摆手舞欢腾起舞的盛况。
    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之说。摆手舞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流传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尤以酉阳为甚。酉阳摆手舞以其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以及质朴、粗犷、自然、厚重之美赢得了“东方迪斯科”的美誉,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摆手舞之乡”。
    一个民族的历史缩影
    摆手舞或许可以说是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缩影,其起源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土家族的起源、迁徙以及宗教信仰等重要信息,犹如一幅表现土家族历史生活的绚丽画卷。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学界观点不一。一说起源于宗教祭祀。《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酉阳《古根歌》唱到:“讲古根来唱古根,讲起土家有原因,想起土家过去事,土家人哟泪淋淋……为了感谢先祖恩,土家人呀唱古根,山寨修建土王庙,摆脚摆手进庙庭……”酉阳后溪镇的爵主宫供奉着彭公爵主,是渝东南地区现存唯一的与宗祠为一体的土家摆手堂。这些都说明无论是摆手祭祀歌还是摆手舞本身,都贯穿着祈求神灵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一说起源于巴渝舞。《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经专家考证,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摆手舞源于巴渝舞也为土家族源于巴人之说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
    土家族摆手舞表现的基本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狩猎捕鱼、古代战事、刀耕火种、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农事舞主要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生活舞主要有扫地、打蚊子、抖虼蚤、打粑粑、比脚、水牛打架、擦背等十多种。
    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流传于酉阳可大乡客寨村等地的原始摆手舞属于“小壁手”的范畴,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基本动律为手脚同边,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内容以表现民族迁徙、摹仿生产劳作等为主。
    流传在酉阳县可大乡、后溪镇一带的原始摆手舞,用土家语演唱《农事歌》,歌曰:利古嘛写昔岔也,私里子媚结嘎也……,汉语意为:秧子嘛栽得好,大米饭吃得饱……,歌中同时还要穿插土家语对白。这是酉阳摆手舞表现农事劳作的一个缩影。
    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集汇,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了解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轨迹,摆手舞已成为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