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神秘安代风靡草原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蒙古族歌手在暮霭中跳起安代
    
    
    组图:蒙古族青年们跳起安代的欢乐场景。
    9月8日晚,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点燃了如火的节日激情,中国库伦首届安代文化艺术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31个精彩歌舞表演使观众大饱眼福。由库伦旗四所中学学生组成的2009人安代表演队激情勃发,活力四射,带着库伦18万人民美好的祝愿,以蒙古族最盛大隆重的礼仪欢迎远方的客人。
    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的一种原生态舞蹈,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是蒙古族宗教礼仪、那达慕大会和传统节日上最受欢迎的“万众狂欢舞”。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库伦旗通过开展举办安代艺术节,建设安代文化广场、安代博物馆等一系列举措,使安代之乡的文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旗乡乡建起了业余安代舞表演队,从城镇到农村牧区,随处可见欢快奔放的安代舞姿。
    神秘的治病舞蹈
    安代起源于库伦旗,最迟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库伦旗以世居该地区的蒙古族为主体,杂以后来迁居者,素有“五荒八旗”之说。由于居住者来自不同部落、不同地域,其文化素养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过去粗取精、杂糅并陈,形成了鲜明的库伦蒙古族文化,孕育了蒙古族文化奇葩“安代舞”。关于安代舞的起源,有种种动人心弦的传说故事。 
    流传最广的传说中这样描述安代的起源:几百年前,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村庄里,有一对牧人夫妇,40多岁得了一个漂亮女儿,名叫娜布琪。娜布琪在17岁时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于是老人套上勒勒车带女儿外出求医,走到库伦旗境内车轴突然断裂。面对此情此景,老人非常绝望,一边用头巾给女儿轰赶蚊虫,一边绝望地唱了起来。这时,村子里好奇的少男少女们也赶来同情地跟着老人唱起来。娜布琪见到这些陌生的男女,那样欢快、自由、幸福,自己觉得有些舒服,手扶着车辕坐了起来。男女们唱道:“把你的黑发放开吧,啊,安代!不要坐着发闷了,啊,安代!……”“安代”是蒙古语音译词,意为抬起头来,人们这样唱着、跳着、劝着。娜布琪也缓缓地加入了欢快的歌舞行列之中,久医无效的病就这样治好。
    消息不胫而走,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这就是最初的安代,也是世界医疗史上罕见的用舞蹈来治病的神秘安代。以后,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被采用,并广为流传。
    从草原走进城镇
    传统安代是科尔沁草原上治病的一种方式。原始的安代舞中不乏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内容。但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种宗教色彩已经荡然无存。
    安代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那仁满都拉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音乐和舞蹈工作者的努力和不断地发掘、整理,使安代舞这一古老民间舞蹈形式,既保持原来质朴草原文化的气息,又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1958年,安代民间老艺人额尔敦巴拉在北京表演安代,引起轰动。如今,安代舞已成为蒙古民族最为耀眼的文化标识,被称为“蒙古族第一舞”。在库伦旗,安代已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安代,而是库伦的安代,全民的安代。
    据民俗学专家介绍,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但如今的安代逐渐发展成为以舞蹈为主,而且舞蹈动作由3个发展到20多个,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安代舞的表现力,使之成为既可以作为完整的舞蹈作品在舞台上演出,又可以择取其中的舞蹈动作,组合成为广场舞表演的舞蹈,成为中华民族舞蹈艺苑中一朵盛开的奇葩。
    草原的7—8月份,艳阳高照,天空一碧如洗,清风徐来,蒙古包之间,花草之上或小河边就是安代的舞场。马头琴拉起来,歌手唱起来,男如雄鹰、奔马满场转,女如紫燕、流莺轻歌曼舞。渐渐,人们手拉手舞成几个圆圈,忽而圆圈重新组合,忽而歌声迭起变换舞姿。当夜晚到来,繁星闪烁,篝火熊熊,舞蹈进入狂欢的高潮,人人大汗淋漓,有的踏破了鞋底,舞断了衣衫,歌手也唱哑了嗓子,但尽兴的人们仍不愿散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来消灾、祛病的舞蹈已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逐渐由牧野走向城镇,从草原走进广场,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安代成为蒙古族健身舞
    走进库伦旗第四中学校门,悠扬的乐声迎面扑来,循声望去,体育场上,同学们正挥舞彩绸,跳起欢快奔放的安代舞。现在,在库伦旗,各中小学每天利用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由专业指导老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代操培训,学校成了民族文化成长的摇篮。
    来自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的指导老师吉日嘎拉说,他10多年前来过库伦,那时候库伦的安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非常自豪,在这里,蒙古族安代的传承和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安代舞是个极适于大家一起跳的舞蹈,动作简洁大方,深受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等群众的喜爱。为了使安代舞成为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大众健身项目,库伦旗所属的内蒙古通辽市体育局专门聘请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的健身专家和民族音乐专家,编排了一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融体育、舞蹈、健身于一体,不受场地、时间、人数限制的健身安代舞。
    这套健身舞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使安代舞在科尔沁草原的城乡迅速普及,并在内蒙古广泛推广。每天清晨或傍晚,只要熟悉的乐声响起,聚集在广场或街巷健身的人们就会和着节拍踏足、甩巾,尽情欢歌。目前,仅通辽市就有安代健身舞业余辅导员150多名,近130万人加入到安代健身行列,以安代舞健身、娱乐的人占通辽市总人口的30%以上。
    安代,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魅力吸引着人们,已成为库伦旗人民的骄傲,更成了蒙古族文化艺术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