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天气实况的记录,卜辞中还反映出人们已经有预知天气状况的要求,这些都是和当时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的。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关气象的知识不断积累和丰富,取得很大成就。下面只就我国古代对风、云、湿度和降水的观测以及在天气现象理论和天气变化规律方面的成就,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风的观测和仪器 殷代,已经有四方风名:东风叫“劦”(xiá);南风叫“屼”(kǎi);西风叫“夷”;北风叫“寒”(hán)。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二十四方位的称呼。唐代,李淳风《乙巳占》中有一张占风图,列出了二十四个风向名称,并且指出,这些方位是由八个天干、四个卦名、十二辰(地支)组合而成。“子”指北方,“午”指南方,“卯”指东方,“酉”指西方。还举例说明怎样判定风向说:凡风从戌(西北偏西)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辰(东南偏东);风从辛(西偏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乙(东偏南);风从乾(西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巽(东南)。这就是根据风的去向来决定来向。 我国风向器的发明很早。在西汉《淮南子》中,已经举出一种叫“伣”(xiàn)或“綄”的风向器。它很可能是由风杆上系了布帛或长条旗的最简单“示风器”演变过来的。《淮南子·齐俗训》中说:“伣”在风的作用下,没有一刻是平静的。(“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说明这种风向器还相当灵敏。 汉代的风向器除“伣”外还有“铜凤凰”和“相风铜乌”两种。这三种风向器,显示了当时风向器发展的三个方向。 铜凤凰主要安装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的建章宫里。当时建章宫东的凤阙上装了两个铜凤凰,建章宫南的玉堂的璧门上装了一个铜凤凰,是装在屋顶上的。据《三辅黄图》说,铜凤凰的下面有转枢,所以风来的时候,铜凤凰的头会向着风,好像要飞的样子。此外在建章宫北的圆阙上也装了铜凤凰。铜凤凰既然“下有转枢,向风若翔”,它当然是风向器。但是这种风向器后来渐渐演变为装饰品,失去了作为风向器的作用。 相风铜乌是一种铜做的形状像乌鸦那样的风向器(“相风”就是观测风的意思),它装在汉代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上。这是专职观测天象单位所设置的仪器,最初造得比较笨重,《玉海》说要在千里风来的时候才动。但既然是作为仪器而设置的,自然要不断改进,所以以后就渐渐做得轻巧灵敏一些,使得受小风也能转动。例如在晋代,太史令就设有木制相风乌。以后相风木乌就渐渐普遍。在唐代李淳风《乙巳占》中,也描述了这种相风木乌的构造。 但是从军事和交通等方面看,最好采用构造更加简单的风向 器。《乙巳占》中就指出:“常住安居,宜用乌候;军旅权设,宜用羽占。”意思是说,相风乌只宜设在固定的地方,在军队中驻地经常变化,还是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为好。 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是由“伣”等发展而来的,所用的鸡毛重约五两到八两,编成羽片挂在高杆上,让它被风吹到平飘的状态,再进行观测,这种羽毛风向器就称为“五两”。这种风向器,在唐代以前就有了,但是在唐代和唐代以后,变得十分普遍。以后“五两”就作为各种形式的简便风向器的通称了。 我国古代除观测水平各向的风外,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做“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说明对风的观测是细致的。 观测风不单要观测风向,也需要观测风力。这是因为风力大往往是风具有破坏性的重要原因。在唐代,已经采取地面物体受风影响所表现的破坏程度来表示风力大小,例如根据《乙巳占》,当时把风力分为八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折木),八级拔木树和根。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风来清凉,温和,尘埃不起的,叫和风)两个级,可合为十级。 云的观测在预报天气中用处很大。这是因为预报天气的时候,重要的在于判断未来晴雨,而雨是从云中下降的。是不是会下雨?下什么样的雨?都和云的情况有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重视云的观测。例如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 在《管子·侈靡篇》中提到:云块比较平坦,雨不会下得很大。下雨的时候如没有供应水分的云伴存,雨下不长,很快雨就会下完。(“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遬已。”)这个结论只有对云有过仔细观测,并且已经提高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高度,才能得出。在《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中,已经把云按形状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许多有关云的天气谚语,作为观测云和预报天气的依据。例如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就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的话。炮车云就是雷雨云,因为云顶呈砧状,很像炮车。唐代黄子发《相雨书》中,有“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的话。这是指一种由细鱼鳞状云块组成的云,就是卷积云。宋代孔平仲的《谈苑》中,有这样的天气谚语:“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把云向和晴雨联系起来,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辨认云,需要云图。目前发现的最早云图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天文气象杂占》(那是西汉帛书)和敦煌所出唐天宝初年的《占云气书》。这两种云图都在1979年十月《中国文化》中刊出,它们都是为军事需要卜占吉凶而用的。至于文献中的云图,《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泰壹杂子云雨》和《国章观霓云雨》等书,这些书很可能附有云图。宋代郑樵(1103—1162)《通志略·艺文略》、《宋史·艺文志》、《宋史新编·艺文志》等史籍中有《日月晕珥云气图占》一卷、《天文占云气图》一卷、《云气图》一卷、《占风云气图》一卷等云图。可惜都已经失传,无法考查。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载度占》中的《玉帝亲机云气占候》,里面有五十一幅云图。道藏本《雨旸气候亲机》,里面有云图三十九幅。王重民《善本书籍经眼录》所录写本《观象玩占》中也有图配合。此外还有各种版本或手写本的《白猿经》,都是图文对照的古云图集。这些古云图集,现在还在流行。 把现代流行的上述各种古云图集互相对照,发现它们都大同小异。看来明代以来的各种古云图集都有一些共同蓝本,这些蓝本应当是明代以前的各种古云图集。有些早期古云图集,表面上失传了,但是实际上却改用别的书名、补充或删去了某些内容而在下几个朝代出现。这些蓝本,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但上面举出的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和唐代的《占云气书》,和以后留传的云图还是一脉相通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