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纪年的确立】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确切纪年的历史记载始于西周共和元年 (公元前841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始用年号纪年,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通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纪年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浓厚的政治意义。 晚清由于中国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融入世界潮流的需要,接触、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提出了革新纪年方式的方案。其中“孔子纪年”和“黄帝纪年”影响较大,并为部分知识分子所用。此外还有“耶稣纪年”、“西周共和元年纪年”、“帝尧纪年”和“秦始皇纪年”等纪年变革方案。 高梦旦等人提出的“耶稣纪年”最终在1912年被确立使用。清朝帝王统治瓦解之后,1912 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年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黄帝纪年用至辛亥十一月十二日(1911年12月 31日)为止。 1912年元旦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同时也使用国号“中华民国”纪年。中华民国前的纪年用“民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了和世界接轨采用了公元纪年法。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与世界接轨,即用公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沿用传统夏历推算。(《看历史》2010-4-16) 2010年3月4日,南京朝天宫里孔子塑像前的小学生。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地位之重,以至一度被提出当作纪年标准。 【禁不住的春节】 中国农历的岁时节气,是从几千年中国的农业文明中提炼出来的,已经融入广大农民耕耘劳作的日常经济生活之中。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立法决定自公元1912年1月1日起使用公历,并规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民间仍然习惯过旧历新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在保留公历新年的同时,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全国例行放假。后国民政府颁布命令,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国使用公历,同时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 为确保法令实施,国民政府命各报大力宣传,各机关、学校传达贯彻外,还通过各省市社会局、教育局和公安局采取各种行政措施,如禁止印刷、出版和销售旧历历书历本,禁止报刊附印旧历,学校调整寒假时间;邮局自1月15日起停止收受投发贺年片、贺年电;工厂对旧历春节期间上班者支付双薪等等。 但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民众心理和风俗习惯无法轻易扭转。于是一方面是政府严令,政府所属机关、学校团体对旧历新年有意冷漠,另一方面,民间过旧历新年之习俗及热闹场景,却丝毫没有因政府一纸禁令而减弱。 当年北京《晨报》对此曾有生动描述:“一般人民于阳历新年异常冷淡,对于阴历新年,则特别高兴。就北京一城而论,在阳历新年的时候,除各公共机关门口结几块彩牌,与停止办公几天外,社会上绝无甚么表示为新年点缀的,而在阴历新年时候,无论何界都一律休息,而群趋于行乐一途,燃放爆竹彻宵不绝,比之阳历新年实在热闹百倍。” 《民国日报》于1931年2月18曰,即旧历之正月初二,刊发社论《昨天》,在历数了上海街头“锣鼓声、爆竹声,又到处显露着度岁的色彩了”。“一些私立学校依然放假数天”,“内地的学校更视国府明文为废纸”等事实后,明确指出:“废历系社会实际生活所形成……,想用命令和宣传力量,去革除废历,实系违背事实之奢望,决无立即实现之理。”这种“用命令的力量”革除旧历,“实系最大的错误”。1933年起,民间庆贺年节又复萌。到后来,除报纸不附印旧历和春节期间不停刊外,一切如故。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并规定放假三天,让人民愉快过年。 然而在1967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出通知,春节不再放假。全国的报纸一片响应之声,要求举国上下“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从此春节革命化十几年。直至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有针对性的群众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到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1919年,河北保定府春节祭祀。民国实行阳历后曾禁止民间再过旧历年春节,放鞭庆祝则处罚。但禁不住,新旧年并存直至现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