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天文历算之学是研究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中的分布、运行和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科学。它在藏族五明学中属于小五明的星象学。在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范围很广,如授时、编制历法、测定方位等。它是伴随带着高原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观察日月星辰、冷暖气候等天象和四时节气、动植物生长变化等大自然现象,总结和积累实践经验并吸收兄弟民族和友邻邦国的学说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藏族谚语中讲:“观察禽鸟和植物是珞、门法,观察雪和冰是橙巴法,观察星和风是藏北法,观察日和月是岗卓法”。谚中的“珞”即珞巴族,“门”即门巴族,“橙”即指僜人,藏北指西藏北部羌塘大草原的牧区,“岗卓”则指半农半牧区。总的说明居住在西藏这片辽阔土地上的各民族,不同生产情况地区的人们观察天象物候的方法和经验。 据《青史》记载:朗日松赞时期,从汉地传入医学和算明。尤其是藏历铁牛年(641年)文成公主入吐蕃时随带着许多天文历法的经典。与此同时,将四名藏族青年派往长安求学,学习了《九部续》、《三部释解》等算学经典,并译成藏文,对吐蕃古代的天文历学发生很大的影响。在西藏传播最广的有:五行计算法、十二个生属记年法、八寿六十、八卦九宫、二十四个节气、牛算等。 公元十一世纪,克什米尔的班智达达互贡布入藏,著名译师卓希绕扎同他合作翻译了《时轮续文释解》。翻译《时轮释解》的时间恰逢于火兔年,故印度的“绕琼”之推算法开始传播,并取代了西藏原有的“琼日”推算法,延续使用至今。“绕琼”的推算法是以铁、木、水、火、土(加以阴阳区别)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六十年一轮,即为一绕琼。如第一绕琼的第一年(1027年)为阴火兔年。现已传为第十六绕琼了。这一推算法与农历相似。 公元十六世纪,著名的大学者第司桑结嘉措,对西藏的“算明”作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吸收了汉族和天竺历算的合理部分,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创造性地编著了《白疏璃》一书,对西藏的天文历算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西藏的天文历法发展史上,“及孜”和“珠孜”两种推算法,对促进西藏天文历法的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按照各自的推算法,坚持对日、月、星天气变化,生产季节等各个方面的各自观点,并不断认识实践,使西藏天文历算的内容逐渐丰富。 藏族在各大寺院都设有学习历法的机构,一般称为时轮扎仓(学院),培养天文历算方面的专门人才。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95—1933年)时,于1915年在拉萨建立了医药历算院(藏语:门孜康),其中历法分支专司天文历算之职,并编制每年的藏历历书出版发行。历史中包括:推算藏传佛教中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年代,占卜人的吉凶和年景丰歉等所用的龟轮图表,占卜年岁收成好坏的春牛算,安排农事活动,对夏历十二个月各自的日期、星期、节气和气象的说明,以及天气预报、地震预测等内容。藏族的历法出版物发行于藏族地区和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由于推算比较准确,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