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虽然评价并不最高,也还是一种特别表示。没有任何直接的资料依据,但事实上很明显存在一个理由,那就是司马氏祖传世袭的 专业是天文历算,阴阳家则是先秦诸家中唯一专精于天文历算的一家。也许,阴阳家的主要学术内容直到司马迁都是在这领域的主导,而司马迁则是这一学派的正宗传人。《汉书·艺文志》 引用刘歆的《七略》开列了当时的书目,一共有不到六百部书。这种书目在现代是开不成了! 那六百种中很多都已失传。其中阴阳家有21部,第一部就是《宋司星子韦》,第四和第五是 《邹子》和《邹子终始》。这邹子应即为邹衍。齐有三邹,邹忌不是阴阳家,邹奭名气小,后面第十二部就是《邹奭子》。其中《容成》、《张苍》两部也是今人能断定内容为历算的书。刘 歆为这21家所作评介是:“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司马谈也说阴阳家特长 是“序四时之大顺”。 这是天文历法专业并附带星占的一家。 天文学虽然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理论体系的自然科学,但直到汉武帝时代也没有什么详尽 的文献资料流传下来。《礼记》的“夏小正”和“月令”二篇以及《吕氏春秋》中几乎与月 令相同的文字不能叫天文学理论。另有一部《石氏星经》,一来只是恒星方位数据表,二来其内容也不像先秦之作。这书原录存于唐代天文星占之书《开元占经》,而《开元占经》一度 失传,明万历中在一尊佛像的肚子里发现了一套,就又就传下来了。石氏名石申夫(或石申) 战国魏人,天文家。而书中数据从岁差分析却多数是汉代的。至于历法,汉武帝之前没有专门 资料传下来,今人只凭一些零星数据进行猜测,秦汉之际靠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的五星观测记录,以及其它少量考古的和史书的数据作研究。春秋时代只有《春秋》经文和《左传》中纪 日纪月纪年以及日食等资料,其中日子以干支排序没有错,月份如能断定记录无错,则有可能以数序推理判断哪年有几个月(12个还是13个),闰月是排在年尾还是年中……。仅此而已。 至于专门的数学,现存最早的就是出土不久的《算术书》,据李迪先生说法为汉初张苍之作, 也许就是刘歆开列的《张苍》。 先秦诸侯国都有天文星占专家。《晋书》说:“鲁有梓慎,晋有卜偃,郑有裨灶,宋有子韦, 齐有甘德,楚有唐昧,赵有尹臬,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论图验。”甘德(一说为楚人)和石 申都有著作,失传了,刘歆也没开列,只在《史记》引用了他们的著作。梓慎是鲁人,恰当《春秋》之时,《春秋》本即鲁国之史录,故梓慎事迹稍多录存于《左传》。 例如:公元前545年,鲁襄公二十八年“春无冰”。周鲁历法的“春”(正、二、三月)实为冬(现行农历之十一、十二、正月),否则春无冰也不奇怪。梓慎预言宋郑要发生饥荒了: “岁在星纪,而淫于玄枵,以有时灾,阴不堪阳,蛇乘龙。龙,宋郑之星也,宋郑必饥。玄枵虚中也。枵,耗名也。土虚而民耗,不饥何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