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柳青年画莲笙(连生)贵子图和药王倦(传) 二、保护 只有专家与政府各司其职,相互紧密配合,宝贵的民间文化(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与保护 要想一棵大树永葆青春,首先要维护和强壮它的根。这个对于“根”的工作就是保护。这里说的保护不是一般性的保护。在上述的紧迫性的时代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保护是抢救性保护。也就是说首先要进行抢救,跟着建立保护体系。 先说抢救。我国民间美术遍及各地各民族一切生活文化之中。从房屋的建筑装饰、家具衣物的样式与纹饰到各种各样艺术性的民俗用品,民间美术无所不在。如果我们深入大地山川、市井农家就会发现,我们不知道的民间美术永远是多于我们知道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民间年画经过一次普查之后,我们不是一直以为所有年画产地都已了如指掌了吗?但是2006年民间文化遗产大普查中,我们在豫北黄河边的滑县慈周寨乡一带,却发现一个悠久历史、规模颇大、工艺独特、审美体系完备的年画产地。我们已对该产地进行了为期十个月的田野调查,其文化十分厚重与独特。所以说,民间美术的抢救必须采用普查的方式。普查是最费力的。这里说的普查是地毯式、不留空白的调查。 当前对民间美术的调查有两项全国性工程进行着。一是文化部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政府通过行政力量组织人力进行重点调查,形成系统材料,由下而上逐层申报,再由文化部组织专家做终极评审,决定进入国家名录的名单。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美术,共59项。这是政府的工作方式,当今各国包括联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都采用这种方式。一旦进入国家名录再做保护就有确凿的经济和管理上的保障。 另一项是中国民协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主要是在学术分类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组织专家进行田野普查,调查是全方位的。一方面采用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民艺学、美术学等多学科综合角度,一方面通过文字,摄影(静态视觉)、录音录像(动态音像)全面的记录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存录、立档,建立数据库。对每一立项的民间美术的作品遗存、应用民俗、分类方式、工具材料、工艺特点、传承谱系、传播区域,以及相关的村落、生活、习俗、地理、气候、物产和民间传说和口述记忆,都要进行分门别类的调查,并建立系统而完备的资料。现在正在开展的民间美术方面的项目有木版年画、剪纸、泥彩塑、唐卡、壁画等,以及以省为单位民间美术品中的全面普查。民间美术之外,还有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中国古村落等重大的系列性的普查工作。这是学界的方式,各国民俗学、文化学界也都采用这种方式。 两种方式都很重要,互不能替代。依我看,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民间文化的保护中,专家和政府理想的分工应是:专家主要在考察、甄别和认定方面工作,然后提出保护方案。这里说的甄别与确认,即在真伪、年代、文化和艺术价值进行认定。专家都是个体的,不掌握着财力与人力的资源,无力去实施保护。保护主要由政府实施。因此说,只有专家与政府各司其职,相互紧密配合,宝贵的民间文化(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与保护。 然而即便如此,现有的民间美术的抢救与普查的速度仍然赶不上它消亡的速度。有许多八十年尚且“健在”的非常重要的民间美术,现在已经连踪影也找不到了。不久前,我在古董市场的地摊上发现一些河北省白沟的泥玩具的木模,有寿星、娃娃、吉祥物,都很美。白沟玩具曾经大名鼎鼎,神采飞扬。有人把它的历史向上连接到宋代的“摩合乐”。但近日途经白沟跑去一问,竟然没人知道。连空洞的记忆都没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抓紧普查是首要的,同时还要尽快立档,把抢救到手的保护起来。八十年代周魏峙同志领导文艺界进行的大规模的民间文艺普查(即十大集成),那次普查抢在大规模现代化经济高潮之前,极有远见,所获资料珍贵之极,有些今天再调查也查不到了。十大集成是县卷本。没有选入县卷本的材料都由各个地方保存,但很多地方由於没有立档,不少材料又丢失了,十分可惜。这些珍贵的东西一旦失去就不再来了。 从保护的角度上说,仅仅立档还不够,还要在原产地建立保护体系这包括: 一、保护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如果一种民间美术无人传承,它立即中断。遗产中非物质性的、活态的部分立即消失,只剩下物质性的部分。确定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和严肃的。它事关这一民间美术传承内容的正统性,应由政府聘请专家来确定。传承人必须是传承有序、具有较高水准、能代表这一传统民间美术的传人。 二、建立小型博物馆,目的是把历史遗存留在原地;小型博物馆要因地制宜,不一定是“馆”,一两间屋也行。眼下的任务是把这块土地的文化精华保留下来,不要当做弃物扔掉,更不要叫古董商贩挖走。现在许多地方十分著名的民间美术已经没有任何遗存,全叫古董商贩弄光。 三、将民间美术引入当地小学生的乡土教育;这件事有关方面在与教育部门研究。 四、建立传习所;如今已有一些地方建立了传统艺术的传习所。它的好处是扩大传承的范围,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五、聘请专家做当地民间美术的顾问,保持住民间美术的生态,并帮助乡土美术寻找更多的出路。这个问题下边会谈。 所有保护工作的具体细则,都必需请相关专家帮助制定。保护必须是科学的、严格的、长期的。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大轰大嗡,只热心申报遗产名录或花上几百万搞个文化节,过后扔在那儿没人管。遗产是一个民族世代相传之宝,必需时时和永远的呵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