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学者不慎对古书举例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吴礼明
    做《后汉书·梁鸿传》注译评时,顺便见许嘉璐先生说“案”。他不同意“因拔刀斫前奏案”中将“案”注释为“几案、长形的桌子”,以为:
    说“长形”尚可,说“桌子”就错了。案是一种承食器的几,椭长,四周有微微高起的边,类似今天的托盘而有四短足。先儒于案之形制述说甚详,出土实物也很多,兹不赘。古人席地而坐,若案即今之桌,岂不高低不类?《后汉书·梁鸿传》载其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若是“长形的桌子”,哪怕是北方的炕桌,怎么举得动?(许嘉璐《中学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
    但问题是,即使是像北方炕桌的东西,何以见得举不动?《梁鸿传》前文明明说:“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石臼是什么东西,大概不会只是小孩子的玩具吧。此为文不审之故也。
    又,《后汉书·张衡传》有这样一段文字: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筭。常耽好《玄经》,谓崔瑗曰:“吾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阴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复二百岁,殆将终乎?所以作者之数,必显一世,常然之符也。汉四百岁,《玄》其兴矣。”
    对于“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这一句,有的说“这是汉王朝建立二百年来难得的好书”,又有人说“汉家取得天下二百年后才产生的著作”,皆误。其实,从张衡话里可知,扬雄《太玄经》是论述汉家之所以取得天下二百年之书。何以见得?联系前后文可知,该书指涉阴阳,论及汉家气数。所谓“《玄》其兴矣”,谓扬雄之学必兴起,言其应验也。后魏晋玄学之盛,正验了此应。
    又如《汉书·外戚传·孝成赵皇后》里议郎耿育奏疏:
    孝成皇帝自知继嗣不以时立,念虽末有皇子,万岁之后未能持国,权柄之重,制于女主,女主骄盛则耆欲无极,少主幼弱则大臣不使,世无周公抱负之辅,恐危社稷,倾乱天下。知陛下有贤圣通明之德,仁孝子爱之恩,怀独见之明,内断于身,故废后宫就馆之渐,绝微嗣祸乱之根,乃欲致位陛下以安宗庙。
    其中“废后宫就馆之渐”如何解释?有注家翻译为:
    先帝知道陛下有贤圣明达的品德,仁爱孝顺的恩义,独具慧眼,暗下决心,因此就不再去后宫美人们的住所,断绝了由于主幼而带来祸乱的根苗,一心想把皇位传给陛下,以保证汉家宗庙的安定。
    显然,此种翻译违背了原文意思并作曲解。成帝“湛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以致“赵氏乱内,外家擅朝”,最后死于“温柔之乡”。而臣子的“维护”,也不能不完全不顾忌事实,最多也只能作一点心理上的解释。其实“废后宫就馆之渐”与“绝微嗣祸乱之根”相对,并与后面“成结宠妾妒媚之诛”相照应,“后宫”与“就馆”、“微嗣”与“祸乱”,均为因果关系。“就馆”指得到御幸而生子之事,紧承上文司隶解光奏折事。而“渐”(征兆,迹象,指刚露头的不好的情势)与下文“根”相对。
    再如,唐代刘知几《史通·内篇·摸拟第二十八》说:
    且《史》、《汉》每于列传首书人名字,至传内有呼字处,则于传首不详。如《汉书·李陵传》称陇西任立政,“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夫上不言立政之字,而辄言“字立政曰少公”者,此省文,从可知也。至令狐德棻《周书》于《伊娄穆传》首云“伊娄穆字奴干”,既而续云太祖“字之曰:‘奴干作仪同面向我也。’”夫上书其字,而下复曰字,岂是事从简易,文去重复者邪?以此而拟《汉书》,又所谓貌同而心异也。
    前一句话是事实,但后面的解说则不通。显然,连刘知几这样的大家都穿凿学问。“……字……”句式在《汉书》中大量存在,难道说都是此种情形?如《汉书·外戚传·许皇后传》:“显因生心,辟左右,字谓衍:‘少夫幸报我以事,我亦欲报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事实上,此“字”已经不表示取字之意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