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汪宏华:解密宝玉踢袭人的双重连环"误会"(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二、黛玉早就希望宝玉教训趾高气扬的“姑娘们”
    激怒宝玉“一肚子没好气”的烦心事总共有三件。第一件出现在第二十六回,这天黛玉夜访宝玉,以手扣门,屋里的晴雯正在抱怨宝钗不该来,如:“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就越发动了气,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后面黛玉再高声喊,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以为真是“二爷吩咐”,后来就质问宝玉为什么不叫丫头开门?宝玉诧异道:“这话从哪里说起?我要是这么样,立即就死了!”黛玉这才明白,说:“想必是你的丫头们懒待动,丧生歪气的也是有的。”宝玉道:“想必是这个原故。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然而,宝玉回去之后再没问起过此事,更没有教训过任何人。难道是他忘了吗?不是。他要寻找新的机会和方式,不想连累黛玉。
    真是无巧不成书,没过多久,他自己也陷入了敲门不开的境地,并且情节更为严重:天在下大雨,哪怕是园中其他人敲门也应该放进来躲雨呀,何况还有可能是主子爷呢?百闻不如一见,宝玉意识到丫头们确实都被宠坏,需要及时整风了,所以他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这里可以看出,丫头们趾高气扬在先,宝玉变“坏”打人在后。
    需要解释的是,晴雯两次不想开门倒不是她目中无人,是因为她不喜欢心里藏奸的宝钗,火气太大而迁怒了黛玉。人以群分,她与黛玉的交情向来“甚厚”,堪称同盟(与袭人、宝钗的同盟相对)。另外黛玉想教训的“姑娘”也不是晴雯,她指的是袭人。她非常鄙视袭人以色相为筹码笼络宝玉并规劝他“归正”。如第二十一回“袭人见他无晓夜和姊妹们厮闹,若直劝他,料不能改,故用柔情以警之。”接下来袭人一边拒绝宝玉解衣,一边提醒宝玉要注意与黛玉等人保持距离。黛玉对此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当即就借题发挥骂袭人:“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但此时的宝玉鬼迷心窍,不太明白黛玉的用意。
    但宝玉不傻,他在黛玉指出姑娘们该当教训之后就开始重新审视袭人了。他发现袭人之所以在丫头中身先士卒、大包大揽是另有企图。她一方面暗中挤兑丫头,不让他们接近宝玉;另一方面又指责他们懒惰,唆使宝玉恨她们。她自己也间接承认了这一点,如她说:“素日开门关门,都是那起小丫头们的事。他们是憨皮惯了的,早已恨的人牙痒痒,他们也没个怕惧儿。你当是他们,踢一下子,唬唬他们也好些。才刚是我淘气,不叫开门的。”按照袭人的说法,宝玉是该踢人(法家意识),只是踢错了而已。那么宝玉是怎么想的呢?恰恰相反,他认为丫头群中最该踢的是你欺上瞒下的头目袭人,只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所以才来了一个以虚代实。这是宝玉采用的第一重误会。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宝玉从不偏信儒家或法家,仅为加强怡红院内部管理他是不会“大开杀戒”的,包括小丫头他也不会打。就像晴雯所说,不喜欢谁“打发”她不就得了吗,“好离好散”也不失主仆情谊一场呀。事实上,宝玉的教训行动早在与黛玉商量之后的第二十八回就开始悄然实施了,他的做法是以汗巾子为媒介将袭人介绍给蒋玉菡,缓步疏离。显然,这种手段不仅比动武儒雅,比直接“打发出去”也更富人情味。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宝玉突然不近人情,采取了武力行动呢?还有更大的隐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