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汪宏华:解密宝玉踢袭人的双重连环"误会"(5)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五、宝玉在找到唯一真爱的同时也化解了多角恋
    宝玉深知“师傅请进门,修行靠个人”的道理,别人的说教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当他发觉袭、晴无法改变时,也就不想在她们身上多花心思,多做盘旋了,决计“另求新欢”。心想即使找不到一个划“蔷”字的女子,也应该去找一个比袭、晴、钗、黛更全面的人。很快,他就将目标瞄准了正邪双重的史湘云,所以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之后,马上就“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第三十一回回目),与湘云搞起“阴阳麒麟恋”。丫头则更偏爱麝月了(她后来做了宝玉短暂的妾,对应第六十三回的“韶华胜极”,“开到荼蘼花事了。”湘云做正妻的时间也很短,“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至此,宝玉的爱情悟道就完成了从4到2的代谢和收缩。这之后宝玉对黛、晴的情感便逐步向亲情转换,对袭、钗逐步向友情转换。直到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宝玉才最后领悟到爱情的分定性和专一性,通俗地说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过这时候他还只是解决了理论认识问题,具体的“那一个”仍旧没有找到。宝玉的情感之路还有很长。
    可以看出,宝玉每一次移情转恋都是因为在爱情自觉上有了新的提升。在旧情人不能同步更新之时,就只好通过“换人”来摆脱灵魂和肉体的分裂,摆脱亲情与友情的缠绕。所以宝玉不同于一般喜新厌旧的纨绔子弟,他是一位不甘于平庸的,敢于打破世俗礼法的爱情探险家,他一步一个脚印攀爬上了爱情的最顶峰。或者还可以说宝玉是一位锲而不舍的化学家,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之后终于剔除近亲、门第等各种杂质而提炼出了亲情、友情之上的纯粹的爱情。这难道不比发现某种化学元素的意义更大吗?
    在曹雪芹看来,爱情对于人与社会的进化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虽然也有自私、专属的要求,但却不会伤害他人利益,甚至还是利他的。宝玉就是在找到了完全匹配的另一半的同时,还帮助周围的女子突破家族空间,找到了更如意的郎君。最初以他为中心的不可调和的多角恋矛盾也随之化解。比如将袭人介绍给蒋玉菡就比留在自己身边具有更多爱情的成分。不但蒋玉菡对袭人心有灵犀,蓦地念出“花气袭人知昼暖”,而且袭人也能得到她很看重的正夫人地位。黛玉、宝钗后来也都找到了各自更理想的夫君(黛嫁水,钗嫁环)。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在于倡导男女平等,因为只有女性也享有超越家族范围之外自由恋爱的权力,才能让更多的男女找到真正的爱情。可见,自由、民主是爱情的摇篮,而爱情又是促进人类走向更广泛自由、民主的牵引力。假如每一个人都相信爱情并自由地追求它,世界将是多么美好。
    爱情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它能无限挖掘人的潜能。宝玉虽然不想进学堂,只愿在脂粉队里混,但他洞明的学问,练达的人情不比任何读书人少。从第七十八回他写的《林四娘词》和《芙蓉女儿诔》可以看出他的才能非常全面,此前在诗社里的表现完全是为了让位于裙钗而有所保留。当然,这种低姿态也是他学习效率比别人高的原因。宝玉在经历短暂的困顿之后就找到了比龄官还更优秀的女子。对待这份珍贵稀缺的情感,宝玉不只是像龄官一样在泥土上铭刻,还要赋予它以生命并精心种植,如“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至此,宝玉为爱而生的心终于获得安顿,九九归一。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二人的共同栽培下,菱蕙终于破土而出,并且“连理枝头花正开”。
    宝玉和香菱的甄贾(真假)结合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情来自于非亲非故的陌路相逢,来自于世俗成见中不可能的可能。毫无疑问,宝玉后来之所以能让读者跌破眼镜,成为一个大作家就是因为婚姻美满、稳固,一个没有爱情强力、持续驱动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写出天才之作《石头记》的。《石头记》本身也是要证明爱情不但是人固有的情感,还是人产生超自然力的神秘引擎。
    曹雪芹的爱情观是多么先进、完美啊!可以预见,他的思想不但在现阶段不会过时,还将成为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可惜雪芹在书中掩饰得太深了,或者说他太高估后人的理解能力了。谁知他们大都只知妄自尊大或者求诸于西方之次。假如宝玉能活在今天,他一定会找个借口向着那些曲解爱情、欺世盗名的学术大丫头们一脚踹过去!对付邪恶亦唯此“下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