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孔华威】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曾子:一个孝字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
    ——曾子:一个孝字
    作者:孔华威(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中国》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7月16日
    我16岁时,爸爸让我从武城赶到淮河边的楚国,求学孔子。
    老师用一个”孝”字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使得鲁顿的我能够有《孝经》的成就留世。
    在他70高龄,又用他以一贯之的“忠恕”两个字传授于我,让我在以后的40年中琢磨领会出1750多字的《大学》。
    我清晰的记得,老师对我开了一个“大大”的小灶。
    那天老师闲居,我在旁侍坐。老师冷不丁说对我说:“曾参,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你知道吗?”
    我立马意识到,老师有干货,于是马上从老师坐的席子上移开,站起来,恭敬正色的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老师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看着我站着,紧张的样子,就说“你坐吧,我说给你听就是”。这段话,是我终身受用的,在我的记忆中,很少有那么几个机会听老师那么系统和逻辑的阐述其思想的。
    老师的开明宗义很大,孝是道德之本,是一切教化的原点。
    他接着说孝的“开始、中间、结束”三段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进一步根据角色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的这五个社会角色,阐述其对应的孝义:
    什么是天子的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什么是诸侯的孝?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什么是大夫之孝?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什么是士的孝?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什么是庶人的孝?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最后总结道:故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这段很少见的长篇大论,对二十多岁的我来说,我并不能全部理解,但是我知道这是因材施教的老师对我的教学手法-----对聪明绝顶的子贡学长,他是不需要如此“重磅”教诲的。
    我多么希望一直有这样的“重量级”教诲啊,可惜,我27岁那年,老师走了!
    这个孝字贯穿我一生,流传后世的还有几个“重口味”成语:棍棒出孝子、啮指痛心、蒸梨休妻、换席而亡。
    棒出孝子,这事发生10岁左右,我在瓜田除草,力道没hold住,连根把一颗瓜秧刨掉,老爸曾点就随手拿起一锄头柄一样粗的木棍,猛击过来,我来不及躲,他连着好几下,我昏死过去,等我醒来,发现躺在老爸怀里,他在那里嚎啕大哭----他以为我被打死了!
    这事被孔子知道,他把已经是他学生的老爸狠狠的骂了一顿,也把我说一顿:
    “你傻啊!不会逃的。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我看到他老人家如此说,就回答:“我大罪过啊!”
    我当时觉得老师让我逃的逻辑非常奇特,一是我如何判断大棒小棒的;二是如此说的逻辑在哪里?------我到了快三十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个道理。
    第二个成语,是我再大一点的时候------那时我实际上是家里的真正干活的----因为老爸当时是比较著名的“狂士”之一,常常在外边喝酒唱歌,高谈阔论,基本不顾家----即使在家也常常“倚门而歌”。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家里每米没粮的,我后妈不知咋办,就用牙齿咬自己的大拇指,我当时在山上干活,猛然觉得心头一疼,知道家里有事,就汗流浃背的赶回家。回家一看,也没啥,就是一个她的远方亲戚来访而已。
    这事也传到孔子耳朵里,他说了一句“曾子之孝,精感万里”,赫赫,实际上是30里啦。
    第三个成语,蒸梨休妻,这事现在说起来有点不好理喻。那时候,我已经结婚,跟老师游学多年回到了鲁国,是很小的事儿:我后妈咳嗽,我老婆就蒸了个梨,但没蒸好,半生不熟的,后妈就说她,她还顶撞,等我回家,后妈哭着向我数落我媳妇的不是,于是我就命令老婆再去蒸一个,她居然不愿意,还哭着说我偏袒婆婆不怜惜她、不理解她------一气之下,就把她休了!
    也有同学说我,这事有点太绝情:即使不说夫妻之情,也要看在她为曾家养育了三个孩子------他们没有母亲,所谓的孝也少了有一半啊。
    但这事儿,一气之下就这样发生了。后来也没有再与她联系,也没有机会说什么,我后来也一直未续弦,尽管媒婆踏破门槛。这事儿而且被后世说成“儒家有休妻的传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老师休了师母、孔鲤也休了老婆、子思也休妻,要不是孟母阻止,孟子也休妻,甚至一千多年后的宋代朱熹,也延续了休妻的习惯……唉!
    平心而论,我这老婆还不错。有一次,她随口哄孩子的一句戏言“别闹,一会回家给你们吃猪蹄……”。我不喜欢她那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就真的回家把她辛苦饲养的小猪杀了。她心里很有委屈,但是也没说什么-----换了别人媳妇,估计要哭闹不已。
    第四个故事是最能说明我对老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精神的坚决贯彻。
    故事说的是我七十二岁,公元前432年的夏天,我已经病的很重。那天傍晚,我昏昏的睡着,学生乐正、子春坐于床下,两个儿子曾元、曾申坐在我的床尾,有一个童子隅坐而执烛。尽管是盛夏,我还是觉得浑身发冷,因此学生们用被子把我盖得严严实实的。
    当我醒来,手脚没了知觉,大惊,赶紧说“启予足,启予手!”,掀开被子,我看到手脚完整,我松了口气,“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我一辈子善待自己父母留下的身体,小心翼翼到了《诗经》所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时拿蜡烛的童子说了一句,咦,这不是季大人送的席子吗?学生子春说,还真是,这可不太好。我低头一看,吃了一惊,赶紧说“马上换掉!”大儿子曾元说:“已经晚了,明天一大早换吧,老爸您的身体很虚,不宜大动。”我正色说:赶紧换掉!儿子啊,你对我的爱不如子春!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儿子和学生们小心翼翼的把家里的席子换上。
    我松了口气,放心的睡了过去,永远的睡了过去!
    这四个成语故事,我说的是如何行孝的。
    事实上也是,这辈子,我从孝作为出发点,不断钻研老师的思想,把老师“智仁勇三达德”的君子之道,又深入了一层。我觉得是回答了老师没有回答的一个问题:老师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三者如何能够融入日常生活,时刻为之?
    我的回答是:请从孝悌出发。对父母的孝是道德的开始,对兄弟的悌是道德的延伸,然后是对朋友的信,以及对国君的忠,如此等等。
    我的这个关于“孝”的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影响了子思,更加影响到了子思的学生孟子,孟子后来进一步引进了“心”这个概念,提出了“仁义礼智是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的本性”,而且四端于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能够有这一点点成果,我自己觉得有两条,一是我好问,后人编写的《礼记》中专门有一篇《曾子问》,每次在孔子身旁,必然提出问题,凡是吉、凶、军、国的礼仪,常规和权变的方法,没有不问个究竟的。尤其是老师六十八岁,在学长冉有的努力下,老师终于荣归故里,我更加有机会细细询问。
    第二是老师似乎对我有偏爱----他有意栽培我,不厌其烦于我的“傻问”,甚至多次与我单独开小灶。
    也许是我甘于清贫、不喜做官和好学成痴的习性很类似老师最钟爱的颜回学长?又加上我比起颜回学长来,更主动请教和讨论,而且还有些继承我老爸的狂士的阳刚气儿?
    说起老爸,他的狷狂是出了名的,就像我的出名的“鲁”。
    听说有一次“理想畅想课”,老师让冉有、子路、公西华、曾点四个人各言其志,冉有、子路、公西华皆志在国相,而老爸曾点在边上弹着琴,不想说,老师说,你但说无妨,于是他高论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没想到,孔子大大赞赏,“吾与点也”。
    但是我觉得这与老师当时的心情有关,不能完全说老师自己就喜欢这样做,他是要创建让所有人、让君子们能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社会啊。
    但是老师死时,礼乐崩坏之势依然如山倒!
    我跟老师回国时我22岁。除了继续跟老师学习以外,还在武城耕地养家,娶妻生子。陆陆续续有了3个孩子,老大曾元、次子曾申、三子曾华。要不是后来有蒸梨休妻之事,也算是其乐融融。
    就像颜回学长一样,我乐于清贫。而且也很不注意穿着,破衣烂衫的。鲁哀公听说了,看不过去,就派人来要送我一块封地,有了它我可以收租,不用自己种田了。来的那位说的很委婉,“先生您至少置一些体面衣服。”我拒绝了;又来,我又拒绝。当差的有点不耐烦了,“先生,这又不是您去求别人,是人家主动送来的啊,你干嘛再三拒绝?!”
    我还是没要这封赏,我是这样对他解释的:我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的道理,“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今天如果我拿了别人赏赐的东西,即使是赏赐者没有“心存骄傲”,我自己也难免“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你说是不是?
    我老师后来听说了这个事,评说:曾参的话里话外,足以保全了双方的节操。
    他也许忘记了,我恰恰是继承了老师的逻辑:他当年批评我老爸拿棍子打我,也批评我没有逃跑的时候用的逻辑。
    而且安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思想恰恰来自老师对颜回的称赞:老师问颜回学长,为啥家里那么穷还不去当官赚取俸禄,颜回学长就说,自给自足,用老师的思想自娱自乐,我知足了,不愿仕!
    好的老师,是播种的:在学生心田里埋下良种,它总会在掐动的时候发芽的。------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一辈子学习。
    这样的清贫而乐的日子能够长久多好啊。
    可惜,老师的儿子孔鲤、颜回学长相继去世,老师悲伤恸哭,让我们也很难过。
    老师似乎对自己的天限到来,是有预感的。
    他有一次把我叫进书房,我以为是一次以前他宣讲“孝”的那次一样会大段大段的,这次谈话场景及其简约,后来记录在论语中就短短的三十四个字: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出自我口的“忠恕”两字,几乎成为后世对儒家思想的浓缩词。
    是不是那次谈话中有“此处省略1700多字?”,这次是不是老师就把《大学》原原本本的传授于我了呢?
    这就让历史评说,好吗?
    何况说,现在看来,老师的思想是一个开放体系,他本身是一个集大成者,更是一个“启蒙者”。
    我二十七岁时,老师走了。次年我老爸也跟随老师而去。我“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
    在之后的三年守孝中,我花悲痛为力量,发起组织大家整理课堂笔记,形成了《论语》的雏形,之后的40年中,我一直不断补充之,完善之,成为我后来开堂收徒授课的标准教科书----应该是教学大纲才对。
    守孝这三年对我人生是一个大转折。
    我固有的“鲁直”的性格也显露出来。
    甚至我觉得如果我妥协一点,与子夏、子游、子张他们一样把有若拥戴为老师的继承人,也就不会有后面的“儒分八派”。
    尽管有若确实很像老师孔子,他的学问也不错,无论他们几个都来劝我,但是我坚决拒绝拥戴,我的理由是:“不可,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矣。”
    后来子夏去了西河设教,子张、有若则就在曲阜办学。
    我到了三十八岁那年,因为老家武城的地方官请我当宾师,就回老家办了第一个学校。但是没两年我就去了卫国,当了一段“狂士”,用现在的话是一副犀利哥的形象“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这一段描述很精彩,还造就了著名成语“捉襟见肘”!
    五十岁的时候,很多国家来请我做官,“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可我“皆不应命”。
    按说六十耳顺了,但是我还是一派狂士作风,跑到魏国的西河,把三十年没有见的、比我还大两岁的子夏骂了一顿。
    事情是这样的,子夏儿子死了,他哭的眼睛瞎了。我赶过去凭吊,子夏见到我又哭了:“天乎!予之无罪也!”
    我不知哪里来的火气,怒道:“卜商,你还说你没有罪?你罪有三,一是我们当年你我在洙泗之间同学于老师门下,你今儿退而老于西河之上,让西河百姓,把你当孔子敬仰,这是第一罪;你死了儿子,百姓并不知情,这是第二罪;死了儿子又哭瞎眼睛,第三罪!”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这怒气中的逻辑,依旧来自老师,老师当年知道我差点被老爸打死的时候,训斥我的时候,就用着逻辑!
    这怒气中,实际上有点无名,似乎是记仇于四十年前的事------当时子夏牵头非得要我拥戴有若为孔子继承人!
    我实在是没有必要发那么大火,毕竟当时子夏、及其学生段干木、田子方已经被称为“河东三贤”,魏文侯、吴起等都是他们的学生------老师的《春秋》和《诗经》得以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子夏的功劳,他毕竟是老师肯定的十大弟子之一!
    我这无名之火是不是也与这排名有关?毕竟我没有在里面。
    尽管我有《孝经》、《大学》留世,尽管我与孔子的孙子有“准师生”的关系,尽管战战兢兢一辈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也许是我的定位低了?我一直定位自己是“士”,而不是“君子”?或者我混同了士和君子的区分?在老师那段著名的“孝”阐述中,士是一个社会阶层,从天子、诸侯、大夫、士到庶人,是一个当时新出现的阶级。但是君子呢?君子与小人对应,从社会阶层上至少是士,但是,不是所有的士就是君子。
    我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其中的士应该是君子。
    而我说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是有些自况的意思,当年老师把孔伋托付给只有二十七岁的我,难道我不该有自豪感吗?
    一个“孝”字贯穿我一生,但是我的血液中显然有父亲曾点的“狷狂”,这种狷狂,透过孔伋到了孟子身上,成就“浩然之气”,也许是儒家学统“儒行”的刚毅一面、男子汉的一面!
    【曾子】曾参 字子舆 南武城人(-46)孝 505-432  父亲【曾点 字子皙】 【澹台灭明】武城人
    1)4.15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
    2)8.3有疾 启吾足,启吾手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3)8.4有疾【孟敬子】问,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8.5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吾友【颜回】尝从事于斯
    6)8.6君子  可以托六尺之孤
    6)14.26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8.7士 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道远
    8)19.16堂堂乎张也【子张】难并为仁
    9)19.17闻诸夫子,自致,亲丧
    10)19.18闻诸夫子,【孟庄子】不改父臣之政
    11)19.19【阳肤:其弟子】【孟氏】
    12)1.4日三省吾身
    13)1.9 慎终追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