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刁兴泽】汲取“戒”的道德修养和为政之德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汲取“戒”的道德修养和为政之德
    作者:刁兴泽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六月十七日戊戌
                耶稣2017年7月10日
    《说文解字》记载:“戒,警也,从人,持戈,以戒不虞。”其本义是双手持戈,以警戒意外的发生,后来引申为戒备、戒惧、戒律、戒慎、戒条等。“戒”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戒”是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我们,特别是领导干部,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戒”的道德修养和为政之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戒”的意蕴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有强烈的警戒意识,古之所谓“戒慎”。黄帝曾说:“余在民上,摇摇,恐夕不至朝。”作为上古明君,他的高度责任感与民本情怀让人崇敬。《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临渊履冰的情感是古代圣贤敬天保民思想的体现。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有三戒”等,这些都说明人要经常反省自己道德上的得失,因而“戒”渐渐成为古人的一种修养。古人又注重立言,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因为史书能古镜今鉴,可以以言明志。中国古代有较多“戒”的应用文字和丰富的戒文、戒书,大都是讲道德的,如戒、箴、铭、训等,旨在戒慎、劝戒、鉴戒等。古代教材中最丰富的就是戒子文和女戒文。如诸葛亮《戒子书》中:“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戒”已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道德观念、敬畏意识、慎独觉悟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育和涵养了“戒”的为政之德。《礼记·中庸》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唐朝李翱《答侯高第二书》中说:“君子正己而须之尔,虽圣人不能取其容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则提出为政者要“正己”,为“正己”而“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焉”,也就是所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大学》中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就是明确原则,理清期许。“有定”就是立场坚定不移,即朱子所谓“知之,则有定向”。“能静”就是动机纯正,心不妄动,即《论语》中“仁者静”,《礼记》中“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能安”就是身心安详,从容有度,即朱子《大学章句》释“安”为“安,谓随处而安”。“能虑”就是思虑周到,驱除偏见,即朱子《大学章句》释“虑”为“虑,谓处事精详”。“能得”就是合理选择,心安理得,即朱子《大学章句》释“得”为“得,谓得其所止”。这就说明戒慎、戒行是修身养德之根本。而在《孟子》中“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更是对“心中有戒”才能为政守规的经典论述。“心中有戒”与儒家“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及“内圣外王”具有相近的价值取向。这些都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规矩、重戒行”的道德规范,也就蕴育和涵养了“戒”的为政之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