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姚尚贤】台北来鸿:换柱之后,国民党无梁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台北来鸿:换柱之后,国民党无梁
    作者:姚尚贤
    来源:经略网刊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九月十八日己卯
               耶稣2015年10月30日
    
    台北来鸿:换柱之后,国民党无梁
    姚尚贤
    摘要
    在国民党主流看来,换下洪秀柱这个表面上的“柱”而保留实质上的党产、党内政治协商分配体制这两个“柱”才是国民党长久存续的关键,至于换柱之后还会不会有人站出来挑大梁,这并非当务之急,甚至根本不在考虑之中。
    10月,正如许多台湾研究者和关注者所评论的那样,对于国民党而言,是多事之秋。月初以来的“换柱拱朱”从风闻逐渐变成了行动,以7日的中常会作为标志,国民党内部围绕总统候选人人选问题进入了“内部协商”高潮。毫无疑问,明眼人都能够看出这是国民党内部的一次大争论和大斗争,而不是国民党官方对外所宣称的“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对于这场风波,两岸不少人士认为,“换柱拱朱”对于国民党而言,正如一家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的百年老店,在无法解决自身管理问题和经营理念的情况下盲目更换掌柜经理,其后果即使不会适得其反,也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这家老店离深渊更近一步。
    作为一直以来被誉为“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百年老店,国民党在其历史上一直不乏内部斗争导致外部失败的事例,而且每一次大内斗往往会带来党内的分裂。正因为这种传统,使得不少评论观察者在“换柱”就要成真时候认为“换柱”可能会带来国民党的第五次分裂。从人称“小辣椒”的洪秀柱的个人经历和性格而言,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尤其是国民党内部的朱王派如果不能够以光荣方式使得洪秀柱退出竞争条件下,这种可能性的几率将会大幅提高,尤其是一位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总统候选人”。然而,在这种内部斗争引发社会讨论的同时,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民党的此次行为是否会对其民意基础产生长久的损害?而笔者藉在台访学之机进行了实地观察,以求对这个问题提供事实基础。
    首先,非国民党支持者群体将照常行事。事实上,目前台湾地区的年轻一代,在经过了上一轮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历史观念灌输,和马英九执政期间在教育领域的绥靖妥协之后,大多数已经被民进党等泛绿阵营绿化,具有较强的台湾本土意识和认同。对于这个群体而言,国民党的任何行为都是错的,换个候选人,他们对国民党的看法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这个群体与其他年龄群的泛绿支持者大都认为,国民党的换柱行为不可能挽救国民党选情的最终失败,并且国民党的这种临阵换将的行为不过是一个笑话。
    其次,不少年轻一代容易受到引导,对国民党的行为产生不满。在“换柱”从幕后走向前台而受到台湾地区社会不少人群关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参与讨论的年轻人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年轻一代不少人具有去政治化的特点,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另外,网络的普及使年轻人更趋向于通过网络方式获得信息并形成其个人的政治偏向和认同。在这方面,一直以来善于操纵和引导舆论的民进党再次发挥了特长。在网络论述中,“换柱”被塑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矛盾的外部化表现及国民党不具备政治信用的例子,因此在很大程度激起了这些不关注选情但是却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一代的反感,进而遭到批评(不考虑其本身的政治偏向和选票支持方向)。另一方面,这些本身政治取向较为模糊的年轻人普遍对国民党近八年来的治理成果牢骚满腹,换柱之举将会使其更加倾向于不支持国民党。因此有评论家认为,国民党这种客观上通过换柱搞出大新闻吸引关注以求提振支持率的做法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另外,泛蓝阵营内部对此问题颇有争议,不少基层党员感到不满。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10月7日国民党中央党部开会期间一位普通资深党员冲入党部批判国民党的事件。由于害怕党员和民众在中常会期间对国民党中央党部发起冲击,国民党党部外围构建起了几道铁围栏和警卫人墙。这种方式与国民党近十几年来标榜的、以金色大字装裱在党部正门的“开放政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具有戏剧性的是,这位年过半百的国民党党员在中央党部发言人宣布临时全代会召开日期的时候,冲过外面的围栏进入党部,在党部里面对中央党部设置围栏阻隔党员以及换柱的行为表达愤慨,其中最值得记住的是这位国民党老党员的质问,即国民党高层对于基层党员及民众诉求的忽视。从国民党这位义愤填膺的老党员的痛斥怒骂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支持者对于国民党高层行为的愤怒。
    毫无疑问,正如洪秀柱在国民党临全会上所言,更换候选人具有高度争议性,换柱行为使得国民党内部产生了不少派系争议和分歧。正如那位老党员在国民党新闻发言人发言期间痛斥国民党被高官当成私利,不是“跳船就是砸船”,根本不考虑支持者和基层党员们的诉求。那么为何到最后国民党还是选择了换柱? 
    对于更换洪秀柱,国民党的党魁朱立伦在发表言论时指出,这是由于洪秀柱提出的“终极统一”言论备受争议,一方面使得大多数人对国民党要么是默不作声但不认可,要么是强烈批评该党出卖台湾,进而使得国民党候选人的大选支持率屡创新低,另一方面是这种状况还严重拖累了国民党的“立委”选情。一旦失去了在“立法院”的多数,民进党将可能通过绿色版的政党法,将会导致对国民党的政治清算,而这将会极大损害国民党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这种可能性被国民党在动员“换柱”时反复强调。由此可知,如果不是畏惧民进党上台之后的独立政策带来的去中国化乃至清算,不少国民党基层党员是不会默许这种换柱行为的,而国民党的铁杆票群黄复兴特别党部从挺柱到挺朱的转变就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民党内部体制的变动。按照洪秀柱在国民党临全会上的发言中所提到的,其目标就是带领国民党敢于与民粹对抗,引导中道理性的人民,构建一个有理性有未来的台湾,而不是诺诺于民粹和泛滥的言论。事实上,洪秀柱希望自己和国民党能够成为一个带领和改变台湾的政治势力,希望能够唤醒人民的理性和政治清醒。在这种政治愿景中,洪秀柱和国民党无疑重新成为先知先觉的政治力量,率领后知后觉的人民重开民智,颇有上世纪清末民初时候国父带领下的国民党对于自身政党任务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加之洪秀柱的“终极统一”言论及在选战中对三民主义和国父的强调,她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当今国民党乃至台湾岛内忠实于三民主义和国父理念的人。然而,国民党经过近二十年台湾政治运动洗礼后,俨然已经变成一个选举导向型的政党,不再具备成为当年先知型领导政党的条件和气魄,而国民党内的高级领导人们要么陷入党内权位之争,要么只求短期自保。在这种情况下,洪秀柱这种与已经民粹化和感性化的民意相背离的作法和提法,一方面受到社会上不少民众的冷遇和批判,一方面引起了只求维持现状的国民党高层和支持者的恐慌。因为对前者而言,这是对其民粹化的一种强硬回应,与近十几年来已经被惯坏的意见及其表达方式予以迎头痛击;对后者而言,这一方面影响国民党在此时此刻的选民支持率,还会从根本上挑战党内已经形成的权力利益格局。
    国民党在其成立至今的历史中,慢慢演变出了一套庞大的山头派系文化,在近年来的国民党内部斗争和对外行为中更是表露无遗。在这种体制中,不同于民进党经过高度搏杀性的初选产生党内领导人的模式,国民党形成领导集团和推出政治代表人都是通过内部不同派系协商产生的,亦唯有如此才能够通过利益的平衡达到脆弱的妥协和联合,维持内部在短时间内的一致。众所周知,竞选是需要经济支持的,而国民党庞大的党产本身是可以使得洪秀柱从容参选的,但是问题在于,国民党的党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派系化了。因此,对待在国民党内部没有建立强大自身势力的洪秀柱时,国民党的大佬山头们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体制上的特点——不是默不作声就是暗地拆台,以至于党产根本无法为洪秀柱竞选提供有力支持。在选情走低、国民党内部大佬们通过传统协商方式希望洪秀柱自行下台却被洪秀柱拒绝后,国民党各山头已经对洪产生不满。而在这种情况下,洪秀柱还标榜自己是“党历史上第一位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候选人”,希望通过支持者的拥戴和自身的强硬来突破这种协商机制,本身就已经是对这些既定制度的一种强烈挑战,这其实才是国民党的大佬们最不满的。因为具有深厚家父传统和派阀传统的政党最不能够接纳的就是对家父和山头的挑战,尤其在挑战者为成为山头还依靠外力施压的情况下,反击只会更加猛烈。洪秀柱一心想成为改革国民党的领路人,又不愿意与大佬山头们妥协,这或许才是国民党各大主要派系能够对“换柱”快速达成共识并采取一致行动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国民党而言,民意和支持者很重要,但是党产才是“柱”,党内形成的体制亦是“柱”,而且后两者似乎比前者更加重要。
    从本质上而言,国民党的“换柱行为”,一方面是国民党高层中的主流派基于利益而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在面对日益绿化的社会民意时国民党本身转绿。从目前台湾年轻一代人的政治观点及其表达而言,台湾未来的选票比重将有可能更加倾向于民进党。而被誉为两岸和平拥趸的国民党,在此次换柱过程中所做出的举动以及其支持者们对于洪秀柱提出的“一中统表”言论的不解、恐惧、非难和“挺柱派”的边缘化,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在两岸关系上台湾地区目前的民众认知和取向。现在,或许使用激进派和温和派这种划分,会比使用简单的泛蓝和泛绿来划分台湾政治版图更具有描述意义。
    基于激进派和温和派这种划分方式来反观此次换柱行动,国民党的这种临阵换柱的行为则是意料之中的举动,因为国民党内大多数掌握党权和政府部门要职的人士属于现状维持派,已经习惯的路线突然被挑战,不但民众疑惑不解,国民党内部亦会产生各种非议。而“换柱”则更符合目前台湾基本状况,部分民众希望维持现状,部分民众希望走民进党路线,还有部分从维持现状慢慢转向不闻不问或成为民进党票仓。相比之下,那些支持和平统一的民众,要么随着年岁增大而慢慢消逝,要么由于国民党行为的反复无常而失望进而消失于投票中。对于这种情况,不少台湾年轻人认为是好事,因为维持现状对其而言最省事,而且可以让他们有机会不断参加所谓的政治活动,可以让领导人不断恭维他们,这种“主权者”的感觉让他们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讲,台湾大多数人已经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所谓的先知来引领,而是更乐意在茶壶里面看着壶壁上的投影欢快起舞,至于茶壶外面的各种暴风骤雨则俨然与己无关。这不仅是大多数台湾民众的选择,同时也是国民党内部的选择。
    在国民党主流看来,换下洪秀柱这个表面上的“柱”而保留实质上的党产、党内政治协商分配体制这两个“柱”才是国民党长久存续的关键,至于换柱之后还会不会有人站出来挑大梁,这并非当务之急,甚至根本不在考虑之中。在这种状况下,即使不是洪秀柱而是其他秉持同样理念的政治人物,倘若无法掌控复杂的资源和权力结构而又执着于改变既有格局,只会得到枪打出头鸟的待遇。当然,洪秀柱并不是最大的受害者,虽然吴伯雄所说的“最大的赢家是洪秀柱”尚待验证,但是洪秀柱的“不弃党”言论事实上证明洪秀柱并没放弃在国民党党内继续发展和推动改革,这在其面对支持者强烈呼吁其“选党主席”时候并没有正面否认这一点可以获得佐证。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一次参选,洪秀柱检验了自己的政治资本和支持力量,同时还为自己在政治上更进一步积累了经验,未来洪秀柱一派在国民党内异军突起乃至革新国民党不是没有可能——但这只是一个渺茫的前景,毕竟洪秀柱要改革国民党,要做的是拔掉“旧柱”(党产、党内派系利益协商分配制度),再立“新柱”(民意),谈何容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