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雾霾,不测风云 作者:诸玄识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正月十五日庚辰 耶稣2015年3月5日 (一) 凡事多负面。现代中国似乎是“进退维谷”(悖论):不发展则必是四分五裂,乃至“开除球籍”,亡国灭种;发展则难免山河破碎,乃至“国将不国”,江流废竭(《道德经》曰:天污地废,河谷涸竭,……万物无生)。 此须全盘应对,中庸运作。警惕媒体惑众,阻扰国政。笔者主张,解决悖论(进退维谷)的“枢机”是,设法解除彼岸霸主对中华民族的致命重压、及其“以华制华、以亚制亚”的伎俩(包括借题“雾霾”)。 西方汉学家认为,在现代中国的“软实力”中,有两个“世界第一”:1.国政实践的明智——随机应变,中庸稳健;与时俱进,悄然维新。这是传统智慧的“冥然效应”。2.文人断根的愚蠢——弃绝圣哲,盲从显学;西体中用,唯器无道。这是时代思潮的“淤积发酵”。西方人还知道,在现代中国的社会机制与政治运行中,都包含着“道”,这才是令其敬佩和恐惧的。但华盛顿的决策者们总在尝试,利用中国文人的愚蠢来“攻破”中国政治的明智。 (二) 诗云:“不废江河万古流。”又云:“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何故极悲惨的“古今之变”?佛经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人心是症结,但这并非国别性或政策的问题,而是世界性或人类的劫数。 人与自然是怎样“恶交”的呢?传统东方的“仁静和谐、礼乐人生、天人合一”让位于现代西方的“原罪性恶、自我中心、物质主义”!其历史的丕变是:华夏数千年与自然和解所取得的成就,终于在“西洋”这个地球的自卫系统的“薄弱环节”,发生突破(1492年:西方近水楼台、捷足先登);从那以后,人们——首先是西方人——以整个生物圈作为平衡条件与牺牲代价,来锐意进取、长足发展。 近百年中国,已幸存于列强超强和二战冷战,今乃躬逢“天时地利人和”(地缘政治的优势)的西方→东方的转移。但与此同时,地球环境对于“发展负面”的海涵,已达到饱和,这是眼下中国所面临的难题。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是未来的“变数”:要么是对这颗已被西方折磨致残的生命星球,作最后一击;要么是开拓出消化西方“善与恶”的新文明,但希望微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