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社学 坐落于广州市番禺大石街植村三街的“文峰社学”,始建于明代,至今有近600年历史,为番禺至今保存较好的古老社学之一,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古建筑。2005年,文峰社学晋升为市级文物,也是迄今大石街唯一一个获得该级别称号的文物保护单位。 社学,自元代起地方官奉朝廷诏令在乡村设立的地方性学堂,承担“教童蒙始学”的任务,一直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地方文教机构,也可看做是当时农村启蒙教育的一种形式。到了明清,社学成为乡村公众办学的场所,带有义学性质,且多设于当地文庙。清道光二年后,社学多被义学和私塾所取代,直到清末废科举办学堂而随之消失。 重修7次整体完好 文峰社学不但是一座明代建筑,而且见证了我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史料记载,明时社学招收的是农闲时节15岁以下幼童,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御制大诰”和本朝律令也是必读科目,当中的佼佼者还有机会免试成为“秀才”贡于朝廷,由此引致士人风习之大变,清时范围扩至近乡子弟12岁以上。 记者在文峰社学看到,正门碑额上的“文峰社学”四大石刻字很清楚,碑额左右文字分别记录了清乾隆和嘉庆时期的两次重修。整座社学坐东北向西南,深二进,通进深23.60米,总建筑面积284.38平方米。一进白岩石门框,前檐下壁画栩栩如生,方形石柱托梁。经头门天井上十余台阶入二进后殿“天罡堂”,内供奉“三圣公”神像,终日香火袅袅,适婚嫁喜庆之事,村民携果品酒水祭拜,祈求安稳。社学至少重修过7次,但基本都是小补小修,二进侧墙置7块石碑,有的无法辨清,上面主要记载社学部分历史以及重修情况。 “社学”与“神庙”合二为一 明崇祯壬午年(1642年)为社学目前可考据的最早重修时间,而最近一次重修要追溯到1995年。根据村史及当地地形推理,植村人找到社学的历史沿革:明建文与永乐年间(约1399年至1403年),建村初期于此小山丘上建造山神庙,供奉三圣公,待乾隆元年(1736年)受科举刺激,民族文化兴盛与普及,加之正值神庙重修,因而扩大建筑,将前座定为“文峰社学”,后座定为神庙“天罡堂”。 有熟知社学历史的植村村民说,过去学生更多时候是在现在紧邻社学左右的“公所”和“马氏宗祠”上课,学的多是“忠孝礼仪”伦理道德,与私塾比起来,社学更正规,聘用的教师得经层层选拔,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奖罚分明。到了上世纪80年代,马氏宗祠重修,学生迁至新建的小学,便逐渐形成了至今“社学”与“神庙”合二为一的另类古建筑。 文化血脉为子孙后代保住 文峰社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与自然风物相补充,走过悠悠百年。改革开放后,社学地面、表墙以及部分瓦脊、柱梁因年久失修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损坏,这让村中长老忧心忡忡。在村委发动下,村民慷慨捐款进行保护式修缮,重建后的社学不但保持了原貌,原建筑物上出现的部分构件损坏的情况也得到有效修复。 植村村委长年履行日常管理和监督社学的职责,有专人保护文物安全。当地村民也十分爱惜,他们普遍认为,这座见证村史文化、学风教育于一身的历史“珍宝”承载着祖祖辈辈留给当地的文化积淀,能完整地传承下来是一种荣耀。“保住这件文物古迹,这点文化血脉,是要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的,这里人人都有责任。”一位植姓村民由衷感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