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8-01-21 卞华舵博士sina blog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比较典型的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唐代以后的科举制。以诗赋取士,学而优则仕,人才选拔以考试为主,辅之以察举。
    后来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就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官人才的考试选拔方法,虽然科举取士长期以来以八股文、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弊端不容置疑,但其平等择优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现代性”,或者说带有某种超越帝制时代的特征。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惟才是举、用人透明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也是历史留给我们宝贵的遗产,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当今企业界在人才选拔时仍然值得借鉴。
    科举考试不论出身贵贱,公平竞争,唯才是举。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而相反,目前中国这一情况却成为不可能了,因为“田舍郎”现在连参加人才选拔的机会都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上级推荐下级,结果是一代不如一代。
    科举制度造成很多问题,但没有科举制度则会出现更多的问题。科举是有不好的方面,而没有科举将会出现更坏的情况。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文革”中推荐上大学导致走后门盛行的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前些年保送高中生上大学异化为“送官不送民”的现象也证明了这一点。科举历史与高考现实一再雄辩地说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
    阻碍中国社会和当今企业进步的最大障碍是用人机制上的腐败。凭关系,走后门,跑官,买官卖官之风盛行。人才选拔暗箱操作,凭关系、凭资历。目前中国独特的只有领导才能参加领导竞聘的人才选拔逻辑,导致走上领导岗位的平庸无能之辈实在太多,真正有才、有德、有学的得不到提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时代的倒退。相比较而言,科举制度更为“公开、公平、公正”,科举制度在人才制度的选择形式上是进步的,其不足之处是考试的内容“八股化。”
    一种绝对公正的人才选拔形式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不但为西方文官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对当今政府和企业人才决策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