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寨、水货泛滥成灾的年代,有一句民间谚语相当刻薄,叫人听来既刺耳,又惊心,还特别伤神。究竟是哪一句?“博导博导,一驳就倒”。这句谚语还不是最难听的。 世间许多人与事受制于短板效应(劣势部分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但思想、文化、艺术、科学纯属例外,恰恰是大师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最终体现那个时代的高度、广度和深度,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代表先秦哲学的水平,司马迁、班固代表汉代史学的水平,司马相如、扬雄、张衡代表汉赋的水平,李白、杜甫、白居易代表唐诗的水平,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代表宋词的水平,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代表元曲的水平,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代表明清小说的水平,这样说是完全成立的。因此之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悲哀程度无论如何高估都不为过,从一把筷子中挑选旗杆,从一群绵羊中挑选狮王,世间还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事情吗? 回眸上个世纪,幸运的是,我们还能眺见大师的风范和背影,其谠言淑行余绪未坠。我们隔空打量这些文化巨擘(章太炎、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陈寅恪、梅贻琦、梁漱溟、傅斯年、冯友兰、钱穆、赵元任),将会明白许多,清醒许多,也可振作许多。 宇宙中有恒星,也有流星。大师中有拓荒者,也有迷途者。这很正常。我们向拓荒者致敬的同时,也为迷途者惋惜。或登高而自卑,或行远而自迩,可贵。或欺心而惭愧,或失足而忏悔,同样可贵。大师之人难免瑕瑜互见,大师之学也难免有得有失,他们怎样做人,怎样治学,怎样教书,怎样育才,怎样在浊世抱贞守朴,怎样在乱世忧国忧民,桩桩件件都给后世留下了千金难买的借鉴。 任沧海横流,腐恶直泻,人文精神的薪火绝不会熄灭失传,悲悯情怀的种子也绝不会魂断香消,无论何时何地,这点自信我们还是要有的。 王开林 今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