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滕王阁:阁以文传,盛世则兴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重新滕阁枕碧流,王勃序文在上头。雨卷云飞今古变,遗篇不朽话春秋。
    说起古城南昌,人们就会想起滕王阁;来到古城南昌,必然要登临滕王阁。站在滔滔赣水之滨,仰望碧瓦丹柱、斗拱层叠、飞檐翘角的57.5米高的主阁,和那两翼连体对称的百柱廊亭,宛如一个倚天耸立的大“山”字,令人心魄震荡;若从高空俯瞰,则像是一只意欲凌波西飞而去的巨大鲲鹏,叫人情思飞动,使人不禁想起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座以“滕王”命名的江南名楼,非衙署建筑,非宗教建筑,非商业建筑,非民居建筑,而是当年滕王为歌舞宴乐而兴的楼阁,是一座高雅的艺术殿堂,是一处“”的文化胜地。此阁创建于初唐永徽四年(653),历唐宋元明清五朝,沧海桑田,盛衰交替,在1926年北伐战争中终化为一片焦土。但是,虽历千载,依然盛誉不衰。纵观斯阁,历朝历代一旦颓塌焚毁,旋即有人重新修复,兴而废,废而兴,有文可考者达29次之多,如此现象,实乃史不多见。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按古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42年所绘仿宋式《滕王阁重建计划草图》重新设计施工的新阁,终于竣工,举行落成大典时古城一片沸腾,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滕王阁,是一部读了千年、前朝后代不断修定再版的经典之作,是一部百读不厌、常看常新的不朽之作。无怪乎一位游学海外几十年的老学者,在重睹滕王阁新姿时,无限感慨地说:“我在海外看过不少唐人街和中式建筑,但不很地道,看了滕王阁令人震撼,深感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还是在大陆。”滕王阁,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值得不断地去探究、去解密。
    滕王创建,王勃作《序》,文以阁名,阁以文传。自大唐以来,滕王阁就作为中华文化地标巍然屹立于江之南、湖之滨,人文之风,常吹不断。韩愈在其《新修滕王阁记》中赞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故此阁素享“江南第一楼”之誉。
    无滕王则名阁不在,无王勃则阁名不传。
    滕王李元婴是一位很值得探究的人物。他是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太宗之弟,贞观十三年(639)被封为滕王。据正史记载,其政声不佳,行为放纵。他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去世的,这年武则天建元为光宅元年。在多事之秋的初唐,历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数代,能保首领以终,也是一种传奇。他都督洪州建阁时王勃才三岁,王勃死后他还活了八年。滕王“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有“滕派蝶画”鼻祖之誉,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宋人《宣和画谱》中均有明确记载。滕王阁本是李元婴为“游乐宴集”而建,也许他怎么也想不到滕王阁会因日后“神童”王勃的惊世之作而名垂不朽,不过客观上却给洪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对南北文化交流以及江南歌舞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勃字子安,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有“神童”之誉,为“初唐四杰”之首。有关王勃重阳登阁作《序》的记载颇多,但究竟作于何时,历来亦有争议,大致有两说:一为十余岁所作;另一为二十多岁赴交阯省父路经南昌所作。同为“四杰”的杨炯在《王子安集序》中云:“年有十四,时誉斯归。”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那么,作《序》时是否成年,恐怕最重要的是《序》中的内证,即“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童子何知,躬逢盛饯”之语。元代以前,认为是“神童”之作,有异议者寥寥。王勃才高气盛,非谦虚之辈,六岁能文,九岁撰《指暇》十卷指颜师古之失,十五岁《上刘右相书》中有“虽国有大命,不资童子之言”的话。成年且久负盛名的七尺男儿,谦卑得自称“三尺微命”、“童子何知”,恐非傲骨子安之所为。
    神童一字,远胜冬烘万言。王《序》问世,阁名远播。历朝重建之阁,规模与规格不同,唐雄宋秀,而今阁空前。自唐以来,乃是游观、雅集、歌宴、拜诏、迎送、祭奠之地。墨客骚人题诗作赋相袭成风,莫不以登阁挥毫为快。即便未能亲临其地,或写梦中所见,或题绘阁之图,或遥贺新阁落成。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抒发思古之情、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名篇佳作难以胜数。诚如清代诗人尚镕《忆滕王阁》诗中所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楼台收。山水与楼台,又须文字留。”
    名景、名迹、名人、名作,令江南一阁享千秋不朽之誉。
    宗九奇:男,1943年生于江西庐山,祖籍南昌。现任江西省文史馆馆员、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附:
    滕王阁·年谱
    唐永徽四年(653年)
    滕王李元婴始建
    宋大观二年(1108年)
    重建滕王阁,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
    明嘉靖五年(1526年)
    都御史陈洪谟睹旧阁破败失修,撤而重建,次年二月落成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滕王阁坍塌。第二年,时任江西巡抚何裕成在旧址上重建
    民国十五年(1926年)
    滕王阁毁于北伐战火
    1989年10月9日,重建后的主体工程竣工,对外接待游人
    宗九奇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