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柳庭风静人眠昼:宋词中的夏天格外清凉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喜欢宋词的优雅与深邃,诗意与宁静。如果说,心静自然凉,那么,在这个炎炎夏季,进入宋词的世界,一定会使我清凉一夏。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这么写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多么美丽的夏夜,月白风清。宁静的乡村原野,庄稼长势良好,可以预见到丰收的美景。时有蝉鸣与蛙声。星光闪烁,只有七八个。调皮的夜雨不多,只有两三点。沿路左转而又右转,转过小路与桥头,葱绿的树林跃然出现在眼前。旧日茅屋依然在,想想看,已经好久没来过了。轻快的节奏,诗意的内容,令人对乡居生活充满向往。
    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景》写得生动优美:“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这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写的词。夏天在他眼里,既美丽又沉静。坎坷的心,眼里有夏天美景,心却依然要寻找清悠之处。心灵的疲惫,需要静谧的空间。人生所有的悲苦,一醉方休。
    李清照的《如梦令》写的是记忆中的事:“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夏季傍晚,饮酒亭上。乘船返回,天色已晚,迷失归途。回家心切,急急争渡,惊起一滩水鸟,翻卷浪花重重。误入藕花深处,这一句格外诗意。
    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情趣盎然:“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它使我们看到了夏日午后红粉佳人的缱绻情丝。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睡醒后,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这首词妙在正读、反读都能连贯达意,韵味无穷。
    独自行走在宋词里的夏天,我的心情宁静而美好。
    钱浩宇    太原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