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历史春秋:西北联大与中国家政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光明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家政教育第一人吕碧城女士
    
    抗战时期齐国樑先生手书
    抗战初期,北平、天津等地多所院校内迁大西北,先在西安奉命合组为西安临时大学,不久又迁陕西汉中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其中,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一直保持了单独建制,成为西北联大乃至西北师范学院中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当时,家政学兼有文、理、艺三科性质,既是新兴的家事教育事业,又带有强烈的教育救国的色彩。
    内迁办学,薪火相传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现河北师范大学)前身为1906年创建的北洋女师范学堂。中国著名的女词人吕碧城时任学堂总教习,她对女子教育非常重视,学堂创办伊始就开设了家政课程,此后更是形成了独特的家政教育的教学传统。
    1916年1月,齐国樑接掌学校,他注意到“日本女校普遍注重家事教育,因之日本女子在家庭中担任重要任务,以是家庭健全,社会、国家深受其益”。于是,他把家事教育与国家强盛紧密联系起来。他学成归国,更加积极地推进女子家政教育。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齐国樑带领女师先迁到陕西西安,与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北洋工学院等联合成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3月16日,西安临时大学南迁陕西城固,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据1938年上学期统计,家政系除借读生、旁听生外,有正式学生6人。
    1939年,西北联大又分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家政系随之分出并陆续迁往兰州。1940年度第一学期统计,家政系有44人。
    抗战期间,家政系在西北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影响日大。1944年秋,甘肃省政府教育厅下令各女子师范学校加授家事学科。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返省复校,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家政系依然保存下来,系主任是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王非曼女士。   
        战火中的教育正规化
    抗战时期,大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等比较落后,而战时教育更为艰难,尤其是播迁兰州后,师生工作、生活条件更为艰苦。一名学生写道,“我们爬山越岭,来北国兰州十里店,即将进入西北师范学院,一片沙原,背山面水,沙原上的几座房屋,正是我们的教室、宿舍”。家政注重实践教学,需要更多的设备,故家政系教学条件尤为艰难。
    在颠沛流离的战时办学过程中,家政系坚持“家庭改善为社会进步之基础,家事教育为普通女子教育之中心”的宗旨,克服重重困难,注重家政系正规化建设,保证教学质量。1938年10月,家政系重新制定了家政系课程标准。
    首先,规定教学目的:“造就中等学校家事教育师资;养成家庭善良主妇及贤慈母性;训练家政学术专门人才;培养家庭改进之倡导者。”希望以社教方式改进一般家庭,推动社会改良。
    其次,确立了训练方针:“涵养服务社会、家庭及教养子女之健全人格;锻炼胜于职务之坚强体魄;养成服膺家事教育之专业信念;”。
    第三强调“以专业训练为主要任务”。家政系必修课目中,除了修养课目、基本课目大致相同外,专业课目种类甚多,凡衣、食、住、卫生、管理、教育等课目几乎都涵括在内。
    另外,家政系注重实践教学,设有儿童保育实验室,其宗旨就是“补助家庭教育之不足,增加母亲工作之效率。”
    家政教育为国家奠基
    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大西北文化比较封闭落后。因此,家政系在西北不遗余力地建立新的家政教育体系,培养家政师资,普及家政教育,其核心不仅是培养具有女德、家事知识、家庭技能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家庭妇女,更是通过新女性改造家庭进而改造社会,为民族复兴培植根基,挽救民族命运。
    家政系还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分别在陕西城固和甘肃兰州等地建立社会教育和国民教育实验区,开办家事、家教讲习班,向民众普及家事教育。1939年4月,在城固开办家事讲习班,讲授“衣服学”、“食物学”、“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士及看护”、“手工”等,由家政系三四年级同学分别担任讲授“衣服学”及“手工”,讲授与实习同时进行。“食物学”因人数众多,分为三组,每组隔周实习一次。“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士及看护”轮流参观学生家庭,以实习之。
    此外,家政系师生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在祖国危难之时,不是闭门只读圣贤书,而是毅然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中,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募捐、献金、义捐、义卖等抗日救亡运动。如1939年初,家政系学生鉴于前方抗战将士急需鞋袜,便将平日烹饪、缝纫实习成绩全部献出义卖,包括饼干、花生饼、牛肉干、花生糖、花生酱、蛋糕等数十种食品和婴儿服装、儿童服装、桌布、靠垫等大批精美服饰,先后义卖三次,而以所得制备鞋袜,捐赠给抗战将士。
    晚清时,中国社会病态的症结之一是家庭精神要素不健全。要想改造积弱不堪的社会,建设富强的国家,应该从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家庭的教育和改革做起。这正是家政教育的前提。而抗战军兴,河北女师家政系并入西北联大,家政教育进一步与民族兴衰、国家存亡联系起来,大致遵循了“女性——家政——民族——国家”的逻辑,成为教育救国的实践范例。
    延至今日,在婚姻日益脆弱、家庭对社会支撑性日减的时代,面对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国人,以及浮躁社会的浮躁心态,家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值得社会深思!
    继承了河北女师遗产,走过了110年的河北师范大学,坚定着师范教育之路,也传承着中国家政教育的理想和抱负,磨砺品德,增长技艺,以成就“爱与责任”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