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王传涛:“左手毁遗,右手仿古”的笑话要闹到何时?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苏镇江宋元粮仓遗址,是我国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历史资源之一,目前正面临着被强拆的危险,荒谬的是,开发商拆除此处古建筑的目的是修建仿古建筑。据悉,相关部门已多次下保护令,但仍无济于事。(《人民日报》7月12日报道)
    “左手毁遗,右手仿古”的故事上演了无数遍,可从来没有一起事件像镇江这般对比明显。几个月前,云南大理毁唐代城关拓宽马路,算是一种“现代文明”取代“古代文明”,而镇江宋元粮仓事件却有自己的特点:其一,开发商是想用“古代文明”取代“古代文明”,只不过,前者是假的“古代文明”;其二,当地文物局不是不作为而且积极作为,而且,省文物局与全国文物局也都出面了,结果却还是让人失望。
    有一种建设叫破坏,有一种无为叫保护。这句话体现在这里,最贴切不过——即不破坏,就得谢天谢地算是保护文物了。谁让文物保护抵不过房地产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呢,当文物局遭遇开发商,只能两眼泪汪汪了。
    文物局敌不过开发商,其实本质在于文物局敌不过GDP政绩论。文物保护,注重的是政府投入,即便有点旅游性的收入,也与房地产带来的暴利难比高下。所以,保护宋元粮仓遗址,注定了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投资事宜。而拆了再建,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建“假古董”能给当地带来就业,另一方面,还能带动当地消费,这就像建大楼一样,水泥、钢筋、石砖都会大量购需,如此一来就有了政府希望看到的GDP与扩大内需。于是,政府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文物局对抗房地产,便成了体操运动员和相扑运动员玩摔跤,失败早已成为定局。
    然而,“仿古”与“毁遗”的争论,似乎早已不辩自明。仿古建筑年年可建,历史遗址却可遇不可求;仿古建筑毕竟是山寨作品,其历史价值与文化魅力,也将大打折扣。这样的理念也在国际上得到过确认,1972年联合国正式发布《世界遗产公约》,其核心精神便是“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不是拆了再建什么“假古董”。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就曾指出,我国目前在城市遗产的保护上存在“真古董”不如“假古董”的误区。
    “仿古”代表着政府的功利思维,虽然形象突出,却是舍本逐末。剔除政府观念中的功利思维,保护文物,才可能得到政府和开发商的重视。
    王传涛    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