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林语堂:作文人而不作文妓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当今中国人看到“幽默”二字,莫不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若对人冠以“幽默”二字,更是一大恭维,“幽默”一词存在于中文世界不过八十年,源自英文单字humour的译音,首先将humour转化为“幽默”二字带进中国的,即为有"幽默大师"美誉的文学家林语堂,1924年创造“幽默”一词时,不过三十岁。而鲁迅对“幽默”的不满与批判,更让林语堂的形象鲜明。
    君子不器,林语堂发光发热未局限在中国文坛,日后他成为以英文著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旅游家、发明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曾与胡适一同被美国文坛列为“二十世纪智能人物”之一。
    林语堂用通俗达练的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人的观点、文化,这是他有功于中华民族之处。美国总统老布什于1989年在美国国会为中国政策作证时说,林语堂作品反映中国文化的观点,至今影响美国政府。
    上承五四的新文化流风,下开中西沟通之门户,林语堂的一生成就,反映中国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在文化、历史、社会、生活上的各种歧异、扭曲与自得,彷佛中西合璧,又彷佛负隅抵抗,形同复杂的矛盾与丛集。但林语堂的独到之处,在于乐于享受矛盾,戳破矛盾,与中西矛盾共生,在小处作大文章,使他成为中国文坛上最难形容与归类的大师典范。
    被郁达夫形容"生性憨直、浑朴天真"的林语堂,曾自傲地说,"我是一团矛盾,但我以自我矛盾为乐"。因此他的座右铭"文章可幽默,做事须认真",衬托他的人格,更显得鲜活有力。
    林语堂为文人下的定义,也很难让人忽略。他主张,"作文人而不准备作文妓,就只有一途: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分自会高点。要有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分。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来独往,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十月十日生于福建省龙溪(漳州)县,原名和乐,读大学时改名玉堂,后又改名语堂,排行第五的他有兄弟六人、二位姊姊。母亲杨顺命,父亲林至诚是长老会牧师,因此林语堂六岁入学就读基督教会兴办的铭新小学,四年后转往厦门鼓浪屿同样由教会兴办的小学,十岁即开始接触西洋文化与生活。
    摘自师永刚 冯昭 方旭《移居台湾的九大师 文人风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师永刚 冯昭 方旭    书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