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何兆武:中学西学的提法是错误的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演讲人:何兆武(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演讲题目:中学、西学与现代化
    大家知道,在从鸦片战争直到现在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学与西学之争始终不断。但中学西学的提法其本身就站不住,是错误的,因为作为知识的“学”并无所谓中西之别。
    举一个例子来说,中国古代的《周礼》中记载,说一个圆是“周三径一”。我们可以想象,只要你会做车轮,那么通过长期的实践,就可以知道车轮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大概是三比一的关系。而这个知识西方也知道。你不能说圆周率是中学,或者是西学。作为知识的“学”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也可能是西方人最早发现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说它是中学或者西学。
    还有一个流行的见解,认为西学主要是近代的自然科学,是中国所没有的;而中学也就是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是西方所没有的。这个说法也不通。我们知道,声光化电这些自然科学由于某些历史的原因最先不是在中国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就不能掌握这些东西,中国一样出了世界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这些不是某些地方的特产,只不过是在某些地区率先出现,
    某些地区后来才出现。西方也不是不讲仁义道德,比如,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他鼓吹的是以“自利”这一普遍人性为基础的自由市场,可是我们知道亚当·斯密当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是伦理学的教授,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也是讲道德的。作为知识来说,无所谓中学西学,所谓中学西学,乃是我们为了方便起见,按其最早出现的地方来划分的。
    我上面说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也如此。马克思是德国人,你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是“德学”。
    总之,就科学的本质来说——这里指广义的科学,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无所谓中学西学,只有正确与错误之分、高低之分。知识或真理是普世的,对一切人是一视同仁的。
    (《清华历史讲堂续编》清华大学历史系、三联书店编辑部合编三联书店2008年7月版)
    何兆武    文摘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