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虞云国:古籍中的钱塘潮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1
    大约从汉代起,钱塘观潮就成为当地一大胜事。枚乘《七发》中的“广陵观涛”,说的就是钱塘潮。杭州在宋代空前繁胜,南渡以后又是王畿所在,故而明代田汝成也以为“观潮之戏,惟宋时独盛”。宋元话本《乐小舍拼生觅偶》即以观潮为背景而展开故事情节,其中说到:
    至大宋高宗南渡,建都钱塘,改名临安府,称为行在,方始人烟辏集,风俗淳美。似此每遇年年八月十八,乃潮生日,倾城士庶,皆往江塘之上,玩潮快乐。亦有本土善识水性之人,手执十幅旗旛,出没水中,谓之弄潮,果是好看。
    限于情节,《水浒》没能直接勾划这道风景线,却在鲁智深圆寂六和塔时,间接而巧妙地点到了钱塘潮:
    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众僧吃了一惊,都来问道:“师父何为如此?赶出何处去?”鲁智深道:“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众僧都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见说,吃了一惊,问道:“师父,怎地唤做潮信响?”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为之潮信。”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咐与洒家四句偈言,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
    着墨虽然不多,小说却通过鲁智深的强烈反应渲染了钱塘大潮的磅礴气势。
    2
    《武林旧事》描写钱塘潮颇为生动:“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继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每年八月,潮头更胜于平时,观潮也成为杭州士民的赏心乐事。宋末学者王应麟在《通鉴地理通释》“浙江”条下特别指出:“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同观,舟人渔子溯涛逐浪,谓之弄涛。”
    但从十一日起,就陆续有观潮者出城揽胜,到十六日以后就倾城而出,十八日到达高潮。因为这天知府莅临浙江亭校阅水军,观潮者同时还可看到水军们驾驶着艨艟战舰,奔腾分合,变换阵势,在其上骑马、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转瞬之间,黄烟四起,不见舟船,水爆轰震,声如山崩。烟消波静以后,不见艨艟战舰,只有敌船被火所焚,随波而没。
    宋代有造旗迎潮的习俗,据《西湖老人繁胜录》说:“城内外市户造旗与水手迎潮,白旗最多,或红,或用杂色,约有五七十面,大者五六幅,小者一两幅,亦有挂红者。”
    每到观潮时节,便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机会。《都城纪胜》指出:“惟浙江自孟秋至中秋间,则有弄潮儿,持旗执竿,狎戏波涛中,甚为奇观。天下独此有。”《梦粱录》描述这些弄潮儿说:
    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武林旧事》则这样描写: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北宋词人潘阆有一首词,名曰《酒泉子》,专咏钱塘观潮的壮观与弄潮的惊险: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种弄潮,难免有大意失手葬身鱼腹的时候,故而蔡襄在治平年间(1063-1067)出守杭州,曾一度明令禁止:“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但因弄潮儿与观潮者追求刺激的需要,弄潮仍禁而不止,成为钱塘观潮的保留节目。
    3
    每到观潮期间,钱塘江从江干到六和塔十余里间,车马塞途,摩肩接踵。有身份的游客,早早租赁了沿江的楼屋,作为悠闲的看台。一般的游客,则见缝插针,席地而坐,一饱眼福。整个江岸幕次相连,轿马简直没有安顿处。满眼都是珠翠罗绮的观潮客,饮食百货的摊贩鳞次栉比,价格却比平日看涨,小贩们当然要抓住这一年一度的看潮商机。
    南宋皇帝也会按照惯例,在十八这天撑着黄伞,打着雉扇,在大内登上“天开图画”的高台,下瞰江潮,如在指掌。这时,在江上演习的水军就会“整肃部伍,望阙奏喏”,行上尊君之礼。惟独淳熙十年(1183)八月十八日那天,宋孝宗陪同太上皇高宗出宫,前往六和塔附近的浙江亭观潮。为了这次与民同乐,在事先建造好的五十间临时观潮屋上,都张挂了彩绸幕帘。贵邸豪民也竞相仿效,彩幕绵延,竟达二十余里。车马骈阗,几无行路,彩绣映江,有如铺锦。这天,除了弄潮儿踏浪迎潮的传统节目,还表演了踏混木、水傀儡、水百戏等水上游戏。两宫皇帝到皓月初上,才尽兴还宫。
    由于有早潮和晚潮,观潮者如痴如醉,没日没夜。从苏轼《咏中秋观夜潮》诗云“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后人不难想见这种痴狂劲儿。苏东坡本人就是钱塘潮的痴迷者,出仕杭州期间留下了不少观潮的诗词。“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都是观潮的佳句。
    东坡门人陈师道也是一个观潮迷,一年八月中旬,他在杭州几乎天天看潮。他晚上在月下观潮:
    素练横斜雪满头,
    银潮吹浪玉山浮。
    犹疑海若夸河伯,
    豪悍须教水倒流。
    素练、白雪、银潮、玉山,把月下银涛写得既柔媚又雄阔,最后联想奇特,怀疑是海神在向河伯炫耀,一定要把钱塘江潮倒逼回去。八月十八日是钱塘观潮的狂欢之日,陈师道当然不会错过:
    千槌击鼓万人呼,
    一抹涛头百尺余。
    明日潮来人不见,
    江边只有候潮鱼。
    观潮的场面描写倒也一般,但悬想明日江边的空寂,却让人不禁唏嘘“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4
    当然,观潮也有乐极生悲的。大潮过于肆虐,冲到岸上,卷走看客,也并不少见。据说,咸淳年间(1265-1274),有个六十多岁的婆婆,也挤到江边观潮,一个浪峰把她与百来号人打入江中。潮退,她竟被大潮送抵江岸,全身透湿,怀中的《金刚经》居然滴水不沾。故事的结局值得怀疑,却说明了当时无论老幼,都卷入了钱塘观潮的颠狂。南宋话本《乐小舍拼生觅偶》对江潮袭人有逼真的描写:
    忽听得说潮来了。道犹未绝,耳边如山崩地坼之声,潮头有数丈之高,一涌而至。那潮头比往年更大,直打到岸上高处,掀翻锦幕,冲倒席棚,众人发声喊,都退后走。
    这时,往往有立脚不牢,被潮头裹挟入水的,就酿成了“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的悲剧。而那些被潮头打得精湿的游客,好歹保住了性命,便挤到就近的下浦桥边,去绞干水淋淋的衣裤。曾有人做了一首词,嘲讽这班看潮客的狼狈:
    自古钱塘难比,看潮人成群作队。不待中秋,相随相趁,尽往江边游戏。沙滩畔,远望潮头,不觉侵天浪起。头巾如洗,斗把衣裳去挤。下浦桥边,一似奈何池畔,裸体披头似鬼。入城里,烘好衣裳,犹问几时起水?
    这些看客,尽管被潮头打得好似落水鬼,烘好衣服以后,询问的第一句话还是:潮汛什么时候来的?对钱塘潮的痴狂,真可令人一噱。
    虞云国    文汇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