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摔跤起源很早,宋代的史料上称摔跤为相扑,也称为角觝、争交、拍张。宋代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大城市如汴梁、临安人口增至几十万,城市中开始有了供市民们娱乐的“瓦子”。在“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据《都城纪胜》、《梦粱录》、《武林旧事》诸书记载,仅南宋临安城一地就有著名的相扑艺人五、六十之多。艺人中还有女相扑手,《梦梁录》记载,临安城有女相扑手“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及“张椿等十人”。关于女子相扑艺人,这是我国最早的记载,但女子相扑这却不是最早的,三国吴时就己有这种活动的描述。宋代的女子相扑排在男子相扑之前,“先以女飐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然后以膂力者争交”,这就是相扑表演的开场赛。在北宋时,也有女子单独表演相扑的。司马光《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记载,宋仁宗嘉佑十年正月二十八日,皇帝在宣德门观看各种艺人表演节目,其中就有女子相扑表演。这件事触怒了司马光,他上奏章给皇帝说:“臣窃闻今月二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备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费。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裸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矛四方也。”司马光以礼教思想反对女子相扑,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女子相扑运动从此衰落,以至绝迹,此乃余创作《角抵图》之缘起也! 郭万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3cdd1010009e1.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