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选择合适的善本作为底本,必须学好版本学,尤其是其中的版本目录学。 对版本目录,即一种古籍有哪些版本,哪个善,哪个不善,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可以说,从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勘整理官书开始,历代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对此非常重视(可参考本书“校勘”篇“源流”章),但明以前人所见到的版本今天大部分已不存在了。对至今仍存在的古籍版本,包括稀见的宋本、元本,明以来的大量刻本,以及活字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作收集研究,是开始于明后期的藏书家们,特别是清代的藏书家,更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研究成果。今天学习版本目录学,必须首先接受这些成果。 这些成果大体分四类: (1)标注版本的藏书简目。爱好宋元旧本的藏书家,往往在藏书简目即所藏书籍的帐簿上标注“宋本”、“元本”等字样,如清初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钱曾的《述古堂书目》、季振宜的《季沧苇书目》之类均是。以后,这类标有版本的简目仍有人做,而且做得比清初人更精密,清中叶孙星衍的《孙氏祠堂书目》、民国时傅增湘的《双鉴楼善本书目》就是其中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种。解放后编印的《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仍旧沿用了这一老办法 。这种老办法的长处是比较省事;缺点是讲得太简略,非内行熟悉版本者参考起来有困难。 (2)为旧本书撰写的题跋。这些题跋常编成专集问世,最有名的是清初钱曾撰编的《读书敏求记》,清中叶以藏宋本著称的黄丕烈撰写、民国初缪荃孙等编集的《荛圃藏书题识》(在清光绪时潘祖荫编集的叫《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所收没有缪编本多),民国时傅增湘撰编的《藏园群书题记》。黄丕烈的题跋多记宋元旧本收藏流转的情况,傅增湘则更兼及所题跋的旧本和其他版本的关系,并比较其优劣,都很有参考价值。 (3)题跋和书目合一的藏书志。这开始于清中叶张金吾的《爱日精庐藏书志》。清后期四大藏书家中,除杨氏海源阁的《楹书隅录》是杨绍和杂抄其父杨以增所藏部分旧本书的前人题跋并略记得书经过、不像正规的藏书志外,瞿镛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都可算是标准的藏书志。这些藏书志不仅像通常的书目那样有书名、卷数、撰人、版本,还加有题跋性质的文字,或抄录刻书序跋、前人题跋,或详记流转经过,或比较版刻优劣,因此,它实际上是题跋和书目合二而一的产物。至于书的内容优劣,它一般不涉及,这和以评论内容优劣为主的《四库全书总目》有显著的区别。此外,清末缪荃孙的《艺风藏书记》也是这种性质,不过有些书可说的话不多就记得简略些,甚至只记书名、卷数、撰人和版本,不敷衍成文。前些年出版的傅增湘的《藏园群书经眼录》和王重民的《中国善本书提要》的体例也与此相近,前者所记文物性善本最多,质量很高,后者著录稍滥,有些向来够不上文物性善本的如《津逮秘书》的零种也收进去,影响了水平 。 (4)综合的版本目录。这是希望熟悉版本目录者最需要的目录,即在每种古籍下详记传世的各种版本的目录。这种目录始见于清后期,因为其时前三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已经积累得多了,有条件把这些成果综合起来写成专书,以便查阅。这种专书传世的有三种,都是把各种版本批到《四库简明目录》上,因为这是当时最易得到的四部书大体具备的简目。三种中流传最早的是莫友芝的《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宣统元年由日本田中氏在北京铅字排印,以后又有各种排印本、影印本、石印本,在民国时最为通行。其次是邵懿辰的《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宣统三年由其孙邵章刊刻,其中已加进了孙诒让、黄绍箕等的批注,因此所注版本比莫目要多一些,解放后,邵章之子邵友诚又将邵章所批作为续录补入,编成《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正式出版,从而取代了莫目 。再有一种是朱学勤批的《四库简明目录》,朱氏是清咸同时大藏书家,其结一庐藏书向负盛名于东南,所批虽略少于邵、莫二目,但仍有为二目所未及者,惜向未刊行,我藏有光绪时管礼耕传抄,王颂蔚、翁炯孙校改误字的本子。此外,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也在所开四部要籍下注明当时通行易得的版本,民国时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更在版本上作了增补,特别是增补了《答问》成书以后到民国初年的新刻印本。吕贞白师另有《答问》的手批本,所记清代刻本较《补正》更为详备精审。至于专记清人、民国初年人著述版本的,有当年通学斋旧书店主孙殿起的《贩书偶记》和其后经孙氏外甥雷梦水整理出版的《贩书偶记续编》两书。孙氏还编有《清代禁毁书目》和《清代禁书知见录》,解放后合册出版,其中《知见录》注有版本,可供稽考清代禁书版本之用。 接受以上这些成果,是学好版本目录的第一步。过去,旧书店的学徒,只念过几年私塾。进店后,老板兼师傅边教他们背《书目答问》,边带着他们做买卖,让他们接触书、熟悉书,一般几年后就可满师成材。今天,有志于整理古籍者文化水平要比过去的旧书店学徒高得多,只要肯下苦功,博览各家书目、题跋、藏书志,和实物两相对照,相信不出几年,就可大体掌握这门学问,而不致永远做门外汉。 1 用这种办法的还有1999年出版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书目》。此外台湾也有《中央图书馆善本书录》,1986年出了增订二版。 2 1996年至1999年台湾出版了《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备详版本、行款、尺寸、校跋、藏印以及撰人简历,颇具特色。 (摘自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以上内容使用均得到作者许可) 黄永年 中华古籍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