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窟》系唐人小说,张鷟撰。张鷟(约658~730),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少年颖悟,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八次应制举,均登甲科。时称其文犹青铜钱,万选万中,及迁学士,乃号“青钱学士”。 该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自传体爱情小说,讲述作者奉使至河源,中途迷路入仙窟,遇十娘、五嫂两仙女,互相以诗酬对舞咏,其夜与十娘共眠,极尽欢娱,翌日依依惜别的故事。通篇以散文叙事,以韵语对话,文辞浮华艳丽,结构谨严完整,是最早以骈体文作传奇者,标志着自六朝志怪向唐传奇的转变,内容亦自志怪转为叙人世之悲欢离合,在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有人称之为“新体小说”。 夜遇神女仙姝,是才子们的一贯愿望;开场时还要引《书》,以表明古已有之,也是才子们的一贯做法。抚琴对弈,暗解香囊,第一人称,如临其境,对后世某些人情小说颇有影响。但软玉温香,切不可深陷,神仙兮不可得,文字兮以娱心。 此书在国内早已亡佚,清末杨守敬始著录于《日本访书志》。1955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方诗铭校注本。今据北新书局本整理。 国学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