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什么是《氾胜之书》——农耕之本,趋时得法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氾胜之书》,汉·氾胜之撰。氾胜之,生卒不详,本姓凡氏,遭秦乱,避地氾水,因改姓氾,今山东曹县氾水人。汉成帝时为议郎,曾任劝农使者和轻车使者,在都城长安附近指导农业生产,成绩卓著,后升任为御史。
    《氾胜之书》是一部农学论著,原名《氾胜之》,《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八篇,《隋书·经籍志》始称为《氾胜之书》,以后就通用此名。原书约在北宋初期亡佚,现存的《氾胜之书》是从《齐民要术》等一些古书中摘录的原文辑集而成,约三千五百字。内容有耕田法、溲种法、穗选法、区田法,以及禾、黍、麦、稻、稗、大豆、小豆、枲、麻、瓜、瓠、芋、桑等十三种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耕田法,首次明确提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这是针对关中地区春旱多风、采取以保墒为中心的技术措施,不仅在当时,也是迄今仍在沿用的原则。溲种法,是熬取家畜动物的骨汁,加粪调糊,用以拌种的种子处理技术。区田法,又称区种法,是一种抗旱保墒、集中使用肥水的丰产栽培措施,方法是不必平整土地,将其挖成小方块的“区”(即凹的意思,义同窝),在区中施足基肥,盖土,浇水,然后下种。据书中所称,用此法种植的禾、黍、麦、大豆、瓜、瓠、芋等,都可比常规种植的产量高出数倍,现在西北、陕北、山东等地采用的“窝种”技术仍有区田法的遗风。《氾胜之书》记载的作物栽培技术,反映了西汉时期所达到的较高水平,同时也开创了中国农书中作物各论的先例。
    该书19世纪上半期曾出现过三个辑佚本,新中国建立以后,石声汉、万国鼎分别对该书进行了整理,并用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予以阐述,撰成《氾胜之书今释》(石声汉,科学出版社,1956年)和《氾胜之书辑释》(万国鼎,中华书局,1957年),两书向世人展示了汉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丰厚与精湛,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国学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