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约前395~前315),战国时期赵国人。齐宣、湣王时,与邹衍、淳于髡、接舆等为稷下学人,著有《慎子》,是三晋法家思想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他主张“贵势”、“尚法”,其思想为后代统治者接受,成为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术的源泉。 《慎子》在政治上提出较系统的法、术、势理论,为后期法家之源。不过慎子哲学思想的基础却是道家,庄子在《天下》篇中,便把他和彭蒙、田骈放在一起,作为道家来看待。司马迁也认为他所学乃“黄老道德之术”。慎子继承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把天地造化作为世界运行的完美楷模,他在论述社会治理时要求“因循”,即效法自然。他说:“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天道”的概念,在《慎子》一书中具有普遍意义。“因循”天道,即按规律办事,慎子认为只有因循自然,才会长久。中国哲学史上的道家体系,从慎子开始,走上了积极干预社会的道路,他的“贵势”、“尚法”理论精辟地阐述了“民能”与“君用”的关系,其思想基础是人的平等,即君主与民众一样。从根本上否定传统的“天生圣人,作君作师”理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汉书·艺文志》法家类著录《慎子》四十二篇,隋唐以来编为十卷。北宋时《崇文总目》著录《慎子》三十七篇。 国学网 (责任编辑:admin) |